那美國呢?《日經新聞》報道稱,美國仍然位居第二,而專利申請量增長3%,為59230件。美國科學和工業的創新能力似乎已經殆盡。
《日經新聞》的文章不得不讓人們去思考一個問題——美國政府不斷刁難中國的原因是否就源於此。明顯落後於中國在科學和技術各個領域的快速進步——正如WIPO最新數據所顯示的那樣,正成為美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正如《日經新聞》所說,尖端技術的領導地位的爭奪或將進一步升級。
文中將中國的實踐描述為一種多層次的策略,既雄心勃勃又不乏務實精神。一方面,它努力爭取獨立於主要的美國供應商,並使其脫離華盛頓;另一方面,它的基礎是希望發展在新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內公司。中國正在打造能與英特爾和台積電(TSMC)公司並駕齊驅的科技巨頭,而且今天中國把這些努力看成和當年發展核能力的努力同等重要。
這種實踐意味著再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將告別用於電動汽車甚至軍事目的但不能與先進智能手機和類似設備一起使用的半導體。中國正在集中精力開發所謂的“第三代”芯片,而第三代芯片的生產尚未受到某一具體國家的主導。不過日媒同時強調,中國公司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在生產和設計領域趕上國外同行,並削弱日美在芯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
當然,中國公司在客觀評估自己落伍之後並未就此罷休。 CNBC商業新聞頻道相信,中國人甚至可以利用當前的困境來發揮自己的優勢。中國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也許是全球芯片短缺的受益者,這將使該公司減輕美國制裁的負面影響。
CNBC解釋說,芯片短缺源於對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增加,因為各國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實施了隔離措施並關閉了邊界。對需要高級半導體器件的產品的需求導致其他行業(例如汽車行業)的短缺。然而,並非所有產品,特別是在汽車工業中,都需要最先進的芯片。對基於落後技術製造的半導體器件出現了很高的需求,中芯國際恰好在這裡大顯身手,因為它有生產此類微電路的良好機遇。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