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雙方對香港、新疆以及新冠病毒起源等問題的看法存在分歧,但雙方仍致力於合作。 “接觸點勝過分歧。中歐是有著牢固雙邊關係的互利夥伴,”王毅在與歐盟國家駐華使節會晤中表示。而這是今年雙邊關係的主要政治成果之一。
王毅在一次與歐盟代表的會面上將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作為年度的主要成就之一。該協定有望在年底之前達成。經過七年的談判,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許多專家認為,取得這一突破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同意向各行業歐洲企業更廣泛地開放市場,以換取進入歐盟部分能源部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崔洪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稱即將簽署的投資協定是中歐合作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崔洪建專家解釋說:
“首先,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中歐間的積極合作和互動值得關注。其次,2020年歐洲方面在對華關係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除了疫情之外,還圍繞著一些原有的問題展開討論。再次,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也是焦點。此前雙方都承諾在今年內達成協定,並且談判實際上也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若是協定能夠順利談成,可以說對雙方加強在投資領域的合作,甚至包括穩定雙方合作的情形都頗有助益。另外,在美國大選以後,歐洲方面目前也有一些關於中歐關係的討論,我想這也是從現在到明年很值得關注的事情。”
外交界消息人士指出,在中歐同華盛頓的矛盾異常尖銳的條件下,這項投資協定將為中歐關係發展提供必要的推動力。歐盟不能不看到美國依然是歐盟的不可靠夥伴。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就此評論道:“此前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歐盟對此是持贊同的態度。即使當時美國對歐盟同樣採取了貿易制裁措施,導致雙方存在一些矛盾,但是某種程度上歐盟還是配合美國,在5G、知識產權等問題上指責中國。然而隨著特朗普在2020年實施一系列沒有底線的操作,加大對歐盟施加的壓力,使得歐盟意識到美國並不可靠,同時在對華問題上逐漸轉向了相對中立的態度。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看到的一點,雖然歐盟與美國沒有完全分開,但是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導致歐盟不再緊跟美國。另外在疫情問題上,歐洲國家開始是跟著美國一起指責中國。後來隨著歐洲疫情的蔓延,他們也認識到中國作為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還是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不僅不再攻擊中國,有些國家甚至還請中國提供幫助,開展合作。所以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歐洲與美國之間有了嫌隙,而這應該說也是中歐今後發展關係的一個基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週二的例行記者會上談到中歐雙邊關係時表示,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汪文斌強調,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歐都應當把握好對話合作的主導面和互利共贏的主基調,妥善管控、處理分歧,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行穩致遠,為世界注入更多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