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中國領導人重申了減少排放和應對環境污染的承諾。中國的目標是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汽車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據統計,中國道路上有3.6億輛各類機動車,其中汽車2.7億輛。中國是道路上汽車數量的世界領先者。儘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佔此類汽車全球銷量的55%,但增長潛力仍然很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全國道路上出現了2800萬輛新車,其中12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略超4%。另外,這些汽車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謂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它們是既裝有電動機又有減小體積的內燃機的汽車——供電池用完時使用。一方面,這類汽車無疑比僅帶有傳統內燃機的汽車更環保,但是,另一方面,它們顯然不能滿足碳中和。
中國政府制定的新計劃涉及純電動汽車的開發。該計劃提出一個目標:到2035年這類汽車銷量將超過其他車型的銷量。此外,同一年將完全禁止汽油和柴油發動機汽車的銷售,唯一的例外是混合動力車。
最初中國政府通過對製造商和消費者的各種補貼,積極刺激汽車工業發展新能源。這些措施一開始在吸引人們使用此類產品方面收到了效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僅靠補貼不足以促進創新。2019年給每輛續航里程為300至400公里的電動汽車的補貼減少了60%以上,達1.8萬元人民幣(2676美元)。給續航里程400公里或以上的車輛的補貼減少了50%。對動力儲備不足250公里的汽車不再給予補貼。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現在中國為發展環保運輸業制定了更雄心勃勃的戰略,其中市場機制起著重要作用。
許勤華主任說:“近年來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從早期的補貼政策(即扶持幼稚產業)發展到第二階段的補貼退坡,而當前在‘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結構調整以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下,包括發揮對全世界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以及實現2060年前的碳淨中和目標,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政府更多地是發揮引導性作用,通過相關政策設立目標,使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越來越發揮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新能源汽車應該說是達到了一個爆發期的增長時間。”
新計劃提供了五個戰略目標的解決方案。首先是增強自身創新潛力。目前中國汽車製造商嚴重依賴國外技術和零部件。而且基於自行設計的新能源的汽車質量不是很高——動力儲備小,舒適度和可靠性低。其次,計劃創建一種新型的工業生態系統。這意味著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運營應依靠完善的內部供應鏈和一系列售後服務——從零部件的供應到電池的更換和處理。
完善基礎設施系統的目的是讓使用新能源的汽車變得更加方便。 2019年中國平均日增約1000個充電點。到年底此類充電站的數量將超過100萬,並且這一過程還將繼續下去。許勤華專家強調,深化對外開放與合作必將增強中國製造產品的創新潛力和競爭力。
許勤華主任接著說:“從能源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基本完全對外開放了上中下游產業,今後也將繼續保持對外開放的形式,而不是走保守和封閉式的路線。因為整個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都處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所有的技術都是需要相互借鑒,需要廣闊的市場來應用。中國與其他國家都有各自的優勢,只有相互補充,我認為才能得以發展。今後的汽車行業將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汽車行業,比如說電池、汽車製造本身包括後端的使用和商業模式,都將完全地整合到一起。從當前來看,我們此次推出的政策當中提到將加大充換電的基礎設施佈局。這說明我們不僅是從交通結構的調整當中去看待問題,實際上是把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結合起來進行變革,包 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為了使電動汽車真正改善環境,必須與環保行業一起發展能源動力。眾所周知,如果用燃煤發電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那麼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積極效果就將被抵消。中國政府正在認真考慮這一問題。中國計劃到2025年將煤炭在本國總能源平衡中所佔的比例降低到52%。在這一年到來之前,非化石可再生能源應滿足該國全部電力需求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