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省官員的建議,以下家庭可獲得生育三孩的權利:1. 夫妻雙方合計已生育兩個子女,且沒有共同生育子女的;2. 經鑒定兩個子女均為非遺傳性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這一話題在社交網站上引起了激烈討論。網民們紛紛留言,稱他們的主要問題與其說是計劃生育法律限制,不如說是缺乏國家財政支持,且兒童撫養成本高。
其中,在社交網絡微博中,在重審計劃生育修訂案的新聞下面可以看到此類評論:
“想生的管得嚴也會生,不生的政府獎勵也不會生,可就是也沒獎勵還鼓勵生,氣不氣人,”——網名為“Dan77tong”的網民寫道。
“國家放開生育考慮的一條就是養老沒錢了,你還讓它承擔撫養費,它能幹嗎?”——網名“土方14郎”的網友寫道。
“河南人口多,經濟又不發達。還是先改善一下教育問題吧!”——網名“劉灑小仙女”的網友寫道。
王智勇證實,在中國社會中現在甚至有許多人連一胎都不想生。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相應的鼓勵措施,比如物質激勵、資金支持以及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眾所周知,孩子出生後的關鍵幾年由誰來帶是個問題,孩子多了以後對住房的需求提高又是一個問題,而當前人們在購房方面受到了不少限制,再加上城市房價高昂,這些物質和資源支持的缺乏都影響了人們生育的意願。因此我認為根本性的問題還在於國家如何通過物質資金或其它相關配套措施去支持夫妻生育更多的孩子,而不是說允許或不允許生孩子的問題”。
值得指出的是,這已經不是立法者首次建議提供重審計劃生育政策來解決人口問題。5月底,官員們建議在中國東北三省內完全取消計劃生育法,以補償東北地區的人口老齡化。但專家們和網民們認為,即便東北地區居民有生孩子的意願,居民人數由此增加,但他們最終仍然會選擇搬往更發達的地區生活。
“首先,地區經濟欠發達會影響到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其次,我們目前也確實需要相關的組合型政策,去引導或者鼓勵夫妻生育孩子,若是有足夠的資金或其它支持,我想還是能夠提高人們生育的意願,”——王智勇相信。
王智勇認為,為二孩家庭在置換或購買住房時提供優惠或某些其它優勢,對大城市居民來說可能會成為良好的刺激因素。因為當城市家庭考慮是否增加家庭成員時,住房問題往往成為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