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中國澳大利亞商會(AustCham China)和墨爾本大學對160家在中國經營或與中國有業務往來的澳大利亞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66%的公司計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以恢復或超過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
儘管外界擔心在中國投資的前景在過去幾年中有所惡化,但超過一半受訪的澳大利亞公司對未來兩年的市場機會和中國業務的盈利能力增長持樂觀態度。
與新冠爆發前的調查相比,雖然有3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削減了在中國的員工,有31%的受訪者削減了在中國的投資,但他們對未來的看法要樂觀得多,並期望增加員工和盈利能力。58%的受訪者來說,中國被視為他們未來三年全球投資計劃的三大重點之一。
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Vaughn Barber)在報告發佈時說,“調查的結果顯示了在中國和與中國做生意的澳大利亞公司的韌性和適應性,考慮到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調查結果令人鼓舞,這說明瞭澳大利亞公司的潛在需求以及他們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渴望。自聯邦大選以來雙邊關係的改善以及最近中國新冠防疫政策的變化受到企業的歡迎,這是值得謹慎樂觀的好兆頭。”
墨爾本大學商業和經濟學院院長保羅·考夫曼(Paul Kofman)說,“調查顯示,相當多的公司繼續認為,中國在未來三年仍然是前三大市場之一”。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22年5月,澳大利亞統計局發佈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3月,澳中貨物貿易額為666.6億澳元(約3037億人民幣),同比上漲15.4%。其中對華出口400.3億澳元(約1824億人民幣),同比上漲7.6%;自華進口266.2億澳元(約12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9.6%。但近年來,中澳關係因莫里森政府強硬的對華政策而持續惡化。澳媒表示,中國自2020年10月起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實施了“非正式禁令”,並陸續對澳大利亞其他進口產品包括大麥、牛肉、木材、葡萄酒等實施“禁令”。
不過,自從澳大利亞工黨籍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今年5月上任以來,澳大利亞和中國重新開啓了溝通渠道,雙方高層頻頻進行友好互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在印度尼西亞巴釐島舉行的 G20 峰會期間會見澳總理時表示,中澳關係曾長期走在中國同發達國家關係前列,值得雙方珍惜。雙方應該總結經驗教訓,探討如何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確軌道並可持續地向前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中澳兩國的共同努力下,在澳大利亞新政府上台後,兩國關係開始朝著改善的方向發展。兩國最高領導人在G20期間進行了2016年以來的首次會談,雙方在各個領域也開展對話和交流,這有利於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兩國經濟走出疫情的不利影響。
陳弘教授指出,“近期中國多個省市紛紛組團出國招商,洽談經貿和投資商機,這充分表明中國意圖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增進國際合作,來拉動經濟發展,對世界上許多國家來說,這也是加大與中國合作、推動經濟復蘇的良機。澳大利亞不少企業顯然捕捉到了這一重要動向,正在積極制定計劃,力求恢復、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國際留學生和國際遊客來源國,在綠色經濟的背景下,兩國合作前景也極其廣闊。”
澳大利亞政府顯然意識到目前是中澳關係轉暖的關鍵時刻,因此近期在一系列涉華問題的表態上謹慎處理。首先,在當地時間12月6日,美澳兩國的外長與防長在華盛頓舉行“2+2”會談,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美國再次就建立所謂“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以及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等內容指責中國,但澳大利亞方面則避免直接提及中國。其次,澳大利亞總理刻意淡化了近期澳朝野兩黨的六名聯邦議員訪問台灣的意義。阿爾巴尼斯僅表態稱,這不是政府訪問,議員訪問台灣並不罕見。此外,澳外長黃英賢甚至在美國華盛頓出席美澳年度部長會晤時明確表示,澳大利亞對美國政治中針對中國的日益尖銳的攻擊“感到不安”。
陳弘教授說:“近來澳大利亞阿爾巴尼斯政府採取了積極的對華政策,與上屆莫里森政府形成了鮮明對比。堪培拉在一系列問題上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力求妥善處理敏感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對立與對抗,這是我們樂於看到的。今年是中澳兩國建立外交關係50週年,澳方應當繼續與中方攜手共進,努力營造良好的氣氛,推動雙邊關係的發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改善中澳關係沒有“自動駕駛”模式,重啓需要採取實際行動。這符合兩國人民的願望,也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們希望澳方理性正面看待中國和中澳關係,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