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是美國的貿易條件更讓世界感興趣?

美國仍在與中國繼續進行經濟和貿易對抗,一味堅持建立排華區域聯盟的戰略。然而中國不會參與華盛頓的遊戲,也不會創建自己的類似的集團。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在押注開展傳統多邊貿易協定框架內的合作。
Sputnik
在不久前在海南舉行的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國家媒體智庫論壇上,中國重申了降低貿易壁壘的承諾。北京此前已確定將擴大 RCEP 合作以促進貿易的六個領域,其中包括擴大生產;積極利用自由貿易區,包括在具有特殊關稅制度的海南省;推動使用人民幣在區域組織內參與外貿交易結算。中國至少有十個省份制定了自己的RCEP貿易發展計劃。例如,雲南省計劃增加農產品出口,廣西壯族自治區企業正在與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合作夥伴開展合資項目。
RCEP是一份自由貿易協定,涵蓋10個東盟國家和另外5個與東盟已簽署相關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該協定規定逐步(在 20 年內)取消對許多製成品的關稅。其中的一個重點是商品原產地規則的統一。其本質類似於最惠國待遇原則——即如果一個產品按照原產地規則被允許進入RCEP的任何一個國家,那麼就應該允許進入該協定的所有其他國家。該協定還規定了服務部門、電子商務、投資和勞動力遷移的通用標準的制定和採用。簡而言之,RCEP是一份在本地區營造統一貿易、經濟和投資環境的綜合性協定。
華盛頓擔心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增長,正企圖推行在中國周邊建立貿易集團的戰略,當然是為了將中國排除在經貿交流進程之外。美國總統拜登 5 月訪問東京時啓動了印太經濟框架 (IPEF)。據拜登稱,IPEF 將為 21 世紀的經濟制定新規則,這將有助於所有參與國更快、平等地發展。美方表示,IPEF是一個框架平台,參與國可通過該平台確保半導體、汽車等高科技產業等關鍵領域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白宮當時還宣佈 IPEF 將代表共同創造全球40% GDP的國家的利益。顯然華盛頓正企圖借此給RCEP下絆子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RCEP 佔全球 GDP 的 30% 左右,超過1/4的商品和服務貿易,超過1/3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
然而美國的 IPEF 倡議能否真正制衡中國在其中扮演主導經濟角色的 RCEP,還是個十分令人懷疑的問題。畢竟IPEF 由不包含實際經濟內容的政治化的結構組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黃衛平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裡面甚麼也沒說,例如,有關取消關稅和無阻礙市場准入的內容。

黃衛平教授說:“中國是RCEP的核心市場之一,實際貿易量顯著。美國宣佈打造印太經濟框架,實際上是意圖另起爐灶,重新打造自貿區把中國排除在外。不過目前印太經濟框架尚未正式啓動,公佈的細節也較少,最終美國是否能夠達到目的,恐怕還需要看到時的實際貿易量如何。一方面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與日韓也保持著高額貿易量,彼此之間的商品流動非常頻繁。另一方面美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卻又沒有拿出有分量的東西,包括宣稱新框架不涉及市場准入和關稅等自貿問題。當前美國的想法是用區域替代全球化,自己設計一套新的遊戲規則來替代過去,但是世界是在前進,朝著怎樣的方向變化可能並非由美國說了算。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參與其中,隨著這些國家貿易量越來越大,自己的利益越來越多,很可能就不是美國所想的事情了。”

中國商務部:RCEP協定1月1日將正式生效實施 中國準備已就緒
中國沒有必要直接與美國的這個政治倡議競爭。對於許多亞洲國家來說,美國仍然是主要的政治夥伴。但重要的是要明白,在貿易方面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亞太地區發展的動力。中國連續多年一直是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連續第二年成為中國第一大市場。
中國很可能會以經濟聯繫的價值來對抗美國的政治影響,因此會把重點放在促進RCEP等傳統貿易協定上。黃衛平專家指出,中國和人民幣在該地區的地位將會增加。

黃衛平專家接著說:“對地區國家而言,我認為實際貿易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眾所周知,經濟關係的密切程度一方面與貿易量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金融交往量相關,即彼此的投資情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與地區國家貿易量的增大,人民幣在區域內的地位將逐漸提高和穩固,我想這可能也是美國所擔心的。”

伴隨著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努力恢復經濟活動並逐漸擺脫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危機的同時,貿易和投資的協調仍將是大多數決策者的首要任務。在美國準備放棄保護主義之前,華盛頓很難說服合作夥伴美國可以在貿易上成為可以替代中國的另一選項。迄今為止中國都在一直積極參與推動RCEP,並已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而與之相對比的是,美國還在繼續用其喋喋不休的共同價值觀的論調來 “豢養” 自己的合作夥伴,而不是承諾開放自己的市場。由此可見,在美中貿易影響力的競賽中,中國領先比分。
美國考慮取消部分對華加徵關稅,能否成為中美關係改善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