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人:立陶宛在南海問題上碰瓷中國是為了討好歐洲國家

© Depositphotos.com / Eabff時評人:立陶宛在南海問題上碰瓷中國是為了討好歐洲國家
時評人:立陶宛在南海問題上碰瓷中國是為了討好歐洲國家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7.2025
關注
評論
當地時間6月30日,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馬尼拉舉行聯合發佈會,宣佈兩國簽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薩卡利埃內還鼓勵菲律賓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動。她說,中國的行為正在破壞一個和平友好鄰邦的形象。中國時政評論人司馬平邦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立陶宛之所以願意在中國問題上保持存在感,是為了討好美國和某些歐洲大國。
司馬平邦說:“近年來,離中國地理距離遙遠,且幾無任何利益關聯和衝突的立陶宛,其政客向來喜好跳來跳去炒作中國題材,以碰瓷中國。立陶宛之所以願意如此保持存在感,在我看來多半緣於這些政客個人投美國和某些歐洲大國所好,以期未來能在北約或歐盟體系里混個‘好前程’。”
他指出,這樣的事已經不乏其例,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的目的亦如此。
立陶宛自獨立後長期將美國作為其國家的“保護傘”,在2004年加入北約後更是加強了這一依賴。2019年,立陶宛國家安全部和軍情部門發佈的《2019年立陶宛國家威脅評估》報告首次將中國列為國家安全威脅; 2021年5月,立陶宛議會通過關於新疆、香港議題上的決議,還舉辦“新疆問題聽證會”,並對香港事務妄加評論。同月,立陶宛宣佈退出中國領銜的中東歐“17+1”合作機制。2021年7月,立陶宛外交部宣佈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為名義在立陶宛首都設立“代表處”。
立陶宛的舉動公然踐踏一個中國原則,中國隨即宣佈將兩國外交關係降至代辦級,撤回駐立大使。2024年11月,立陶宛政府將中國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的人”並限期驅逐。2025年5月,隨著中國駐立陶宛最後一位外交官離開立陶宛,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至歷史冰點。眼看修復外交關係無望,立陶宛尋求與菲律賓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司馬平邦表示:“作為美國在亞洲的僕從國,菲律賓本身也有這樣的需要,雖然立陶宛未在南海爭議上為菲提供任何的實質性支持,但與遠在歐洲的立陶宛‘共抗’中國,足以給菲律賓壯膽,有助於幫助自己贏得與美國和北約在對華安全認知上的一致。”
近年來,菲律賓在南海屢屢生事,不斷在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海域侵權挑釁,並持續散布虛假信息,渲染炒作,抹黑中國。 美國不僅對菲方挑釁行為慫恿支持配合,還顛倒是非,對中方橫加指責。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來,明顯加大了對中國南海主權聲索的抗拒力度。美菲1951年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成為華盛頓擴大介入南海事務的關鍵抓手。今年5月,美菲兩國海岸警衛隊首次在菲律賓沿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繼之前美軍提議在菲律賓部署第二套“堤豐”中導,菲防長特奧多羅舉雙手贊成後,日前特奧多羅又表示,歡迎美國在蘇比克灣前軍事基地建設彈藥生產和儲存設施。7月3日,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CVN-73“喬治·華盛頓”號抵達菲律賓馬尼拉港訪問。
菲律賓還一直在與其他國家建立防務夥伴關係網絡——除主要盟友美國外,菲律賓還與日本和新西蘭簽訂了部隊互訪協議,並與德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簽訂了其他防務合作協議。
司馬平邦補充說:“ 我認為中國過往在南海島礁爭議上對菲律賓的態度過於容讓,並沒有換到對方的尊重和理解,反倒令其把事情越鬧越大,這也值得中國對相關政策進行反思和修正。隨著越南與美國達成投降跡象明顯的貿易協議,未來美國對南海事務的參與力度只會增加,而不會縮手,這也讓菲律賓和立陶宛等看到了新的碰瓷中國的機會。”
他指出,中國的外交政策向來在針對美西方大國時會針鋒相對,而針對某些區域性國家或歐洲小國鮮少疾言厲色,更不會實施有力報復。“但我認為對菲律賓的馬科斯政權,中國還是要慎重其事,應謀劃具體和有效的反制預案,絕不能讓癬疥之疾發展到心腹之患。而且這也合乎國人民的強烈訴求。”
菲律賓:美日澳菲擬在東海南海設“單一戰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2.07.2025
菲律賓:美日澳菲擬在東海南海設“單一戰區”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