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美軍在南海軍事存在已趨極限

© 照片 : “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聯合巡航編隊
聯合巡航編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6.03.2025
關注
中國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3月25日發佈《2024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指出,自2009年以來,美軍在南海針對中國軍事活動的頻次和烈強度顯著提升。然而受紅海危機等牽制,美國在南海的常態化軍事存在已趨於極限。
報告統計,2024年,美軍大型偵察機在南海空域抵近偵察約1000架次,海洋監視及測量船累計活動706個艦日,較2023年顯著增加,全年有343天至少有一艘偵察船在南海開展作業,幾乎沒有“空窗期”。

但報告指出,儘管美軍轟炸機和海洋監視測量船在南海的活動頻次明顯增加,聯合菲律賓等盟友的演習及聯合行動持續擴大,但美國航母等平台數在南海的數量和活動強度卻明顯降低。

報告統計,去年美軍航母打擊群在南海地區的活動頻次增長為8次,但其中有5次活動時長僅在3至5天,且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快進快出”,而非長期部署。
報告還指出,去年美軍在西太地區部署的“拳師”號和“美國”號兩個兩棲戒備群,都未進入南海活動,呈現真空狀態,且宣示性行動頻次明顯下降,表明美軍兩棲戒備群已難以在該海域維持常態化存在。

報告認為,由於美國海軍主要平台數進入增量瓶頸,加上紅海危機和巴以衝突等局勢升級,美軍能在南海部署的常態化軍事存在及活動已趨於極限,僅能提升現有軍事力量的存在感。

報告分析,客觀上看,美軍在南海活動受限的趨勢無法改變,即便紅海危機平息,美軍能在印太區域部署的海空兵力仍將十分有限,加大無人平台或自主武器的部署可能是未來美軍在南海及周邊地區緩解“數量焦慮”的主要方式。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03.2025
美國大使稱菲律賓在南海面臨“生存威脅”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