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128/1062884816.html
如何看待中美關係和外部威脅: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一年變化有多大?
如何看待中美關係和外部威脅: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一年變化有多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幾周前,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發佈了2024年度中國民眾對國際安全問題態度的調查結果。衛星通訊社研究了這份報告,採訪了其中一位作者,以瞭解中國民眾如何看待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中國在國際安全架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他們看來中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徑有哪些。 2024年11月28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11-28T13:58+0800
2024-11-28T13:58+0800
2024-11-29T11:49+0800
中美關係
專家
評論
中國
安全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5/1a/1050613992_0:160:3072:1888_1920x0_80_0_0_54e3d944f62f8c04a008bac078d3a4e9.jpg
這份民調報告依照中國人口普查結果的地區、性別和年齡段比例廣泛取樣,受訪者覆蓋了體力工作者、腦力工作者(醫生、記者等)、自由職業者、企業管理人員、高校學生和政府公務員。研究人員在調查設計中嘗試瞭解幾個重要主題,包括受訪者對中國外部安全威脅的看法、對自身安全狀況的判斷、對外國和國家聯盟的態度以及對中國外交尤其是中美關係前景的評價和期望。我們從這份民意調查中可以得出哪些主要結論?中國——動蕩大海中的安全穩定之島受訪者對世界總體安全態勢並不十分樂觀。近70%的受訪者指出,與五年前相比,全球緊張局勢有所加劇。略高於50%的受訪者認為,在過去一年里,世界變得更加危險,同樣比例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五年里,形勢將繼續惡化。對世界局勢最為擔憂的是中老年人——受訪者年齡越高,對世界安全形勢的悲觀情緒就越強。而對中國安全狀況的評價則恰恰相反。約70%的受訪者認為,與五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國更加安全,並相信未來幾年中國的安全形勢會更好。23%的人持相反觀點,認為中國面臨的風險增加了。男性、老一代人以及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人略微悲觀。受訪者最關心的話題是中美關係、外部勢力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國際經濟或金融危機。由此可見,儘管對世界形勢的評估較為悲觀,但大多數中國人將這種緊張局勢視作外部環境,對自身的安全狀況充滿信心。中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之一對本國安全的信心顯然與受訪者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分量的評估相關。受訪者認為,世界主要國家影響力從強到弱依次排列如下: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受訪者認為,美國依然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但是近6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影響力在過去五年有所下降,同時,9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在同期有所提升。中國對周邊國家、地區和世界政治主要參與者的態度變化也很有趣。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對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好感度均有顯著下降,對東盟國家和印度的態度總體上變化不大,對俄羅斯好感度依舊最高。報告作者之一、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和都柏林大學馬來西亞分校(RUMC)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董汀說,調查中特別值得注意的發現是,大多數受訪者會將政治和人文領域明確區分來看。例如,儘管76%的受訪者對美國對華政策持負面評價,但超過80%的受訪者對普通美國人持中立或積極態度。顯然,對外部世界和西方對華外交政策問題令人不安的聯想降低了對對外開放的支持率。在有關‘今後中美關係是否會改善’的問題上,民眾態度出現了明顯變化,去年有近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關係能夠改善,但今年這種樂觀情緒不復存在。調查還顯示,中國民眾對全球化的支持率略有下降,超過半數認為“中國對外援助偏多”這一觀點的支持率較高(超過50%),但是對貿易和移民開放、教育和科學交流的支持率仍然很高。中國道路:保持克制、依靠自身力量與堅持經濟互利中國民眾期待自己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採取怎樣的安全政策?董汀說,報告的另一重要結論是,較大比例的受訪者(超過40%)認為經濟是中國實現外交政策的主要工具。對經濟的關注還體現在相當大比例的受訪者認為這一領域是中美合作的最大可能,但同時承認華盛頓正試圖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去年相比,贊成在外交政策中採取更積極態度的受訪者比例略有下降(從78%降至73%),支持中國在境外動用武裝力量的比例從93%降至77%。與此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優先關注軍事領域而非經濟領域的比例也很高,略高於30%。在支持發展軍事影響力的人群中,自由職業者、體力和腦力勞動者人數最多,而大學生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最少。關於中國應依靠甚麼來捍衛自身安全利益的調查結果反映了受訪者對本國潛力的信心:較多受訪者(42%)認為中國應主要依靠自身力量,33%的受訪者認為應主要依靠國際法原則,只有25%的受訪者認為應主要依靠對華友好國家的支持。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和益普索(Ipsos)最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將中國視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2024年對華態度達到了1978年以來的最低值(在0到100分範圍內得26分,而2022年為32分)。5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需要積極遏制中國的增長。同時,56%的美國人認為對華貿易有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此同時,大多數受訪者將保持技術優勢(60%)和防止兩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列為對華關係的主要優先事項。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115/1062674249.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4
葉甫蓋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葉甫蓋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5/1a/1050613992_171:0:2902:2048_1920x0_80_0_0_ee0c8d83fdf61c1285287028a16177dd.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葉甫蓋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中美關係, 專家, 評論, 中國, 安全
如何看待中美關係和外部威脅: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一年變化有多大?
2024年11月28日, 13:58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11:49) 評論
幾周前,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發佈了2024年度中國民眾對國際安全問題態度的調查結果。衛星通訊社研究了這份報告,採訪了其中一位作者,以瞭解中國民眾如何看待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中國在國際安全架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他們看來中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徑有哪些。
這份民調報告依照中國人口普查結果的地區、性別和年齡段比例廣泛取樣,受訪者覆蓋了體力工作者、腦力工作者(醫生、記者等)、自由職業者、企業管理人員、高校學生和政府公務員。
研究人員在調查設計中嘗試瞭解幾個重要主題,包括受訪者對中國外部安全威脅的看法、對自身安全狀況的判斷、對外國和國家聯盟的態度以及對中國外交尤其是中美關係前景的評價和期望。我們從這份民意調查中可以得出哪些主要結論?
受訪者對世界總體安全態勢並不十分樂觀。近70%的受訪者指出,與五年前相比,全球緊張局勢有所加劇。略高於50%的受訪者認為,在過去一年里,世界變得更加危險,同樣比例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五年里,形勢將繼續惡化。對世界局勢最為擔憂的是中老年人——受訪者年齡越高,對世界安全形勢的悲觀情緒就越強。而對中國安全狀況的評價則恰恰相反。約70%的受訪者認為,與五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國更加安全,並相信未來幾年中國的安全形勢會更好。23%的人持相反觀點,認為中國面臨的風險增加了。男性、老一代人以及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人略微悲觀。受訪者最關心的話題是中美關係、外部勢力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國際經濟或金融危機。由此可見,儘管對世界形勢的評估較為悲觀,但大多數中國人將這種緊張局勢視作外部環境,對自身的安全狀況充滿信心。
對本國安全的信心顯然與受訪者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分量的評估相關。受訪者認為,世界主要國家影響力從強到弱依次排列如下: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受訪者認為,美國依然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但是近6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影響力在過去五年有所下降,同時,9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在同期有所提升。中國對周邊國家、地區和世界政治主要參與者的態度變化也很有趣。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對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好感度均有顯著下降,對東盟國家和印度的態度總體上變化不大,對俄羅斯好感度依舊最高。報告作者之一、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和都柏林大學馬來西亞分校(RUMC)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董汀說,調查中特別值得注意的發現是,大多數受訪者會將政治和人文領域明確區分來看。例如,儘管76%的受訪者對美國對華政策持負面評價,但超過80%的受訪者對普通美國人持中立或積極態度。
顯然,對外部世界和西方對華外交政策問題令人不安的聯想降低了對對外開放的支持率。在有關‘今後中美關係是否會改善’的問題上,民眾態度出現了明顯變化,去年有近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關係能夠改善,但今年這種樂觀情緒不復存在。調查還顯示,中國民眾對全球化的支持率略有下降,超過半數認為“中國對外援助偏多”這一觀點的支持率較高(超過50%),但是對貿易和移民開放、教育和科學交流的支持率仍然很高。
民調報告本身沒有對背後原因展開調查,董汀表達了她的個人分析看法:“與去年相比,受訪者對對外開放態度的變化也許反映出中國民眾在看待這一問題上更加理性與成熟,即開放不能是無原則的開放,而要是互利共贏的開放。另外,她指出:“我個人認為,影響受訪者對中美關係樂觀預期轉變的原因或多或少與民眾自身體驗相關。因為可以看到,我們的受訪者以本科學歷為主,比如辦公室職員、企業員工等社會中堅力量。這部分人群多少可能都會受到來自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比如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可能會導致一些從事對美貿易的公司業務受損,個別產業的企業生產甚至部分學科的科學研究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公眾能切身體會到影響的。”
中國民眾期待自己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採取怎樣的安全政策?董汀說,報告的另一重要結論是,較大比例的受訪者(超過40%)認為經濟是中國實現外交政策的主要工具。對經濟的關注還體現在相當大比例的受訪者認為這一領域是中美合作的最大可能,但同時承認華盛頓正試圖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去年相比,贊成在外交政策中採取更積極態度的受訪者比例略有下降(從78%降至73%),支持中國在境外動用武裝力量的比例從93%降至77%。與此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優先關注軍事領域而非經濟領域的比例也很高,略高於30%。在支持發展軍事影響力的人群中,自由職業者、體力和腦力勞動者人數最多,而大學生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最少。關於中國應依靠甚麼來捍衛自身安全利益的調查結果反映了受訪者對本國潛力的信心:較多受訪者(42%)認為中國應主要依靠自身力量,33%的受訪者認為應主要依靠國際法原則,只有25%的受訪者認為應主要依靠對華友好國家的支持。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和益普索(Ipsos)最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將中國視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2024年對華態度達到了1978年以來的最低值(在0到100分範圍內得26分,而2022年為32分)。5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需要積極遏制中國的增長。同時,56%的美國人認為對華貿易有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此同時,大多數受訪者將保持技術優勢(60%)和防止兩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列為對華關係的主要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