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遙遙領先,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CC0 / /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遙遙領先,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遙遙領先,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7.2024
關注
獨家
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EM)上周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幾乎是其他地區總和的兩倍”。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浙江農林大學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許勤華教授認為,中國在綠色產業方面具備性價比和技術的雙重優勢,在全球綠色轉型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儘管中國可再生能源無法在短期內替代傳統的煤炭發電,但其發展前景巨大。
“全球能源監測”報告稱,在中國,目前共有339吉瓦(1吉瓦=10億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產能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159吉瓦的風能和180吉瓦的太陽能。這一數字遠超排名第二的美國,其風能和太陽能在建發電產能僅略高於中國的1/10,為40吉瓦。
報告指出,中國新宣佈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容量有1/3已在建設中,而全球平均水平僅為7%。這一鮮明對比“體現出中國致力於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積極性”。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日前發佈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國今年全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將持續增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提高到5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量佔全國發電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
據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柳力(Lauri Myllyvirta)的分析,如果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快速部署能持續下去,那麼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下降,因而可以說,中國在2023年便已碳達峰。
對此,作為《讀懂“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英文版)作者,許勤華教授表示,雖然煤炭發電依然是中國發展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隨著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煤電裝機佔比已經降至50%以下。綠色能源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2030年目標提升至25%左右。毫無疑問,風能和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在電力消費中的份額將逐漸上升。因此,她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巨大。
但她同時指出,可再生能源若要在短期內替代傳統的煤炭發電是不可能的。一方面這與風能和太陽能的特點有關,另一方面也受電網對穩定性需求的限制。因此風能和太陽能可以作為補充,但是不能作為最主要的發電方式。當然,根據中國首份碳達峰碳中和系統方案,2060年煤電裝機將全部退出中國市場,這又是難度更高的一個目標。
在許勤華教授看來,當前中國風能和太陽能有三個發展趨勢,一是裝機容量蓬勃增長,二是技術處於迭代期,有的甚至是關鍵性技術的迭代期,三是將更廣泛得運用在民用領域,特別是新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或能推動很多過去無法實現的規劃和想法落地。
中國超歐美成最大風電市場,風電專利競爭力躍居世界第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7.2024
中國超歐美成最大風電市場,專利競爭力躍居世界第一
近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大力發展自身綠色產業,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的競爭優勢。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電動汽車銷量約佔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位居全球第一。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此外,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生態保護和氣候變化領域的南南合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許勤華強調,對於所謂“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產能過剩”的說法,她認為,放眼全球這些產能根本不算多,因為中國是在為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用發揮積極作用。
許勤華教授進一步指出,除了生產和消費,中國也在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爭取將更多的綠色能源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根據中國風力特點出現的新型去扇片技術、將太陽能與傳統瓦片技術相結合的輕質太陽能板等,這些成果也都得益於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產業鏈。因此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中國或能一直保持相對高性價比的產能優勢和技術優勢,為推動全球的能源轉型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一再強調,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產能是推動綠色發展急需的先進產能,而不是過剩產能。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只是為保護主義提供藉口,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品的出口,只會造成多輸的局面。對產能問題,應秉持市場經濟原則看待,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當中加以分析。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是個偽命題。
太陽能電池板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2.2024
沒有中國參與,新能源轉型將額外支出20%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