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白合”破局:國民黨士氣提振,選情變數重重

© Fotolia / SeanPavonePhoto台灣“藍白合”破局:國民黨士氣提振,選情變數重重
台灣“藍白合”破局:國民黨士氣提振,選情變數重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11.2023
關注
評論
台灣2024年領導人大選“藍白合”破局,中國專家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破局原因包括柯文哲個性猶豫不決、民眾黨內意見混亂,同時也與國民黨實力不足、美國不願意支持親大陸的黨派上台有關。雖然目前來看這一結果最大的受益者是民進黨,但也大大提高了國民黨的凝聚力和士氣。因此,大選局勢變數重重,未來走向需進一步觀察。
“藍白合”為何破局?
台灣地區兩大在野黨——國民黨(藍)、民眾黨(白)11月15日宣佈共同參加2024年領導人選舉。雙方達成共識: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和民眾黨將各推薦一位民調統計專家,檢視11月7日至11月17日社會各界公佈的民調結果以及雙方各自提供的一份內部民調結果。
雙方同意,如果結果超出統計誤差範圍,則勝出的一方將得到一分;如果在誤差範圍內,則“侯柯配”(侯友宜為正、柯文哲為副)將得到一分。結果將於11月18日上午由馬英九基金會公佈。
但是,由於對民調的統計誤差範圍認知不同,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共識。國民黨認為,誤差範圍是正負3%,總區間是6%,依此計算,“侯柯配”對“柯侯配”的比分為5:1。但民眾黨認為,誤差範圍是正負1.5%,總區間是3%,“侯柯配”對“柯侯配”的比分是3:3,打成平手。
隨後,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斡旋下,雙方23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了最後的協商會議,全程通過直播公開,場面充滿衝突,最終不歡而散。會議中,郭台銘強調原本僅邀請柯文哲、侯友宜參加,並未邀請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暗諷後兩位為“重量級不速之客”。
最為戲劇性的一幕是侯友宜在柯文哲同意後當眾宣讀了柯發給他的一條私人短信。柯文哲在短信中說,郭台銘需要“找個理由”退出競選。柯文哲怒稱:“雖然我同意,但是把私人之間的簡訊拿出來念,通常這個是名嘴跟側翼在做的事。”侯友宜回懟道:“我是經過你的同意才念,你也可以不同意。”
英國或意圖替代美國在CPTPP中“打台灣牌”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9.11.2023
英國或意圖替代美國在CPTPP中“打台灣牌” 的角色
上述會談結束一天後,侯友宜、柯文哲分別代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登記參選,宣告“藍白合”破局。加之郭台銘宣佈退選,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三方參選局勢確定。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攜手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組成“侯康配”。民進黨(綠)候選人賴清德和台灣地區前“駐美代表”蕭美琴組成“賴蕭配”。民眾黨柯文哲與“不分區立委”、新光集團第三代吳欣盈組成“柯盈配”。
在分析“藍白合”未能成功的原因時,兩岸時事評論員畢殿龍表示,一方面原因在民眾黨。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個性猶豫不決、缺少大局觀。且民眾黨黨內意見難以統一,使得整體決策不穩定。
他說:“首先,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為人聰明但沒有大智慧,多感情用事的形象,少領袖格局。決策過程猶豫拖拉不可怕,可怕的是決策以後,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朝令夕改。在此次選舉中,他受到原秘書長蔡璧如和現任競選總幹事黃珊珊的影響。這是導致‘藍白合’破局柯文哲的個人原因。其次,民眾黨作為一支雜牌政黨,發源於‘太陽花學運’,內部有許多年輕人善於利用網絡。然而,這也導致黨內匯聚了各黨派人物,民眾黨里有很多從民進黨退黨後的政治人物。民眾黨黨派歷史較短、背景複雜,且主要是綠營成員,導致在決策過程中黨內聲音混亂。”
畢殿龍還指出,國民黨的立場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他說:“國民黨希望在‘藍白合’中佔主導地位,試圖收編柯文哲。但在國民黨沒有絕對優勢、柯文哲想以小博大的情況下,國民黨只能被羞辱。他們都無法如他們各自宣傳的那樣真正從台灣的利益出發,捨棄小我、成就大我。”
此外,畢殿龍還強調,美國的參與也是“藍白合”難以成功的原因之一。美國雖然對激進的“台獨”立場進行警告和約束,但本質上並不希望親大陸的政黨上台。
他說:“‘藍白合’六點協議公開後,柯文哲曾透露‘美國在台協會’(AIT)第一時間致電給他,詢問是否大陸方面促使‘藍白合’。美國關切‘藍白合’的原因是不希望‘藍白合’成功,這也是藍白合難以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澳大利亞前總理、自由黨眾議院議員莫里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2.10.2023
澳大利亞前總理為何企圖破壞中澳關係正常化?
“藍白合”破局誰獲利?
在“藍白合”破局後,各界紛紛認為,民進黨因此“松了一口氣”。專家指出,目前來看,民進黨確實減輕了一些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也因此士氣大振,在民調上進步明顯。而受損最嚴重的是柯文哲本人。

畢殿龍說:“考慮到當前台灣反對‘台獨’、反對戰爭的氛圍,‘藍白合’如果成功,可能導致民進黨大敗。因此,‘藍白合’破局對民進黨而言是最有利的情況。只要能保持基本盤,民進黨仍有贏得選舉的可能性。而在‘藍白合’的過程中,由於柯文哲做法過於激進,導致他的個人信用破產,這對他的影響相當大,民眾對他的形象觀感急劇下降。而因為國民黨受到羞辱,這激發了藍營選民的回歸。因此,合作破局之後,國民黨的民調隨即上升,超過民眾黨,成為第二。”

根據“藍白合”破局後《TVBS》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賴蕭配”支持度為34%,與10月24日時的調查結果相同,維持領先;國民黨“侯康配”支持度為31%,較上次調查增加5%,由第三升為第二,與賴蕭配僅差距3%;而民眾黨“柯盈配”則為23%,較上次調查下滑6 %。這顯示出“藍白合”破局可能對柯文哲支持度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畢殿龍指出,在副手人選中,“獨上加獨”的賴清德蕭美琴組合最受批評,而民眾黨的組合缺乏亮點。加分最多的是國民黨。侯友宜和趙少康的互補性強,這使得他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藍營選民的支持。

他分析稱:“由於賴清德本身持激進‘台獨’的立場,他所選擇的副手蕭美琴更是引起爭議。蕭美琴甚至連中文都說得不流利,有可能是美國的代理人。這種組合可能導致台灣局勢更加不穩定,增加兩岸發生戰爭的風險。因此,該組合普遍是最不被看好的。柯文哲選擇吳欣盈作為副手主要是因為吳可以作為企業界的代表為他贏得支持。同時,人們普遍認為他的這個選擇是為瞭解決選舉所需資金的問題。而趙少康成功彌補了侯友宜本身在溝通表達方面的不足,尤其在爭取‘正藍’支持方面表現出色。此外,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列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一名,成功吸引‘韓粉’歸隊,使得國民黨的支持者更加有力量、更加團結。”

蔡英文“雙十節”演講大談兩岸和平,或意在為“台獨”尋求時間和空間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10.2023
蔡英文“雙十節”演講大談兩岸和平,或意在為“台獨”尋求時間和空間
民進黨並非勝券在握
考慮到在“藍白合”破局後國民黨士氣大振、民眾黨柯文哲形象受損嚴重,畢殿龍認為,目前來看,儘管民進黨仍佔據領先地位,但國民黨仍有獲勝可能性。局勢充滿變數,需要進一步觀察。
他說:“目前,綠營的優勢在於其擁有豐富的行政資源和美國的支持,加上綠營本身佔據了整體選民的30~40%基本盤。即便國民黨採取各種動員措施,綠營仍保持微弱的優勢。然而,‘藍白合’因柯文哲以小博大、操作過於激進而破裂,導致民眾黨陷入毫無勝算的境地。再加上民進黨提名賴清德與蕭美琴的‘獨獨’組合,這反而可能為國民黨在2024年取得微弱多數的勝利創造了機會。當然,前提是沒有美國過度干預,也沒有民進黨利用行政資源挖掘黑料,包括對國民黨副候選人趙少康作為中廣集團董事長的遺留問題進行打擊。”
關於“藍白合”破局,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4日表示,我們尊重台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希望明年初台灣地區選舉結果能有助於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堅守民族大義,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選擇,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台積電計劃投資100億歐元在德國建廠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8.2023
台積電將在德國建廠:經濟與地緣政治交織下的決定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