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職場”:退休後重返工作崗位有何感受?
2023年9月5日, 20:26 (更新: 2023年9月6日, 09:52)
© Depositphotos.com / Tomwang “重返職場”:退休後重返工作崗位有何感受?
© Depositphotos.com / Tomwang
關注
評論
到2025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億。有鑒於此,中國教育部宣佈計劃鼓勵退休教師重返工作崗位。在當代中國人們退休後重返職場的例子還有很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了一位教師、一位商人和一位翻譯。他們都決定退休後繼續工作,而不是安靜地度過晚年。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現年65歲、有著48年語文教齡的吳老師, 在1995年獲得高級教師職稱。她從事了多年自己喜歡的職業。
她說:“當年為瞭解決夫妻京津兩地分居的問題,我選擇了提前退休前往北京定居。在單位辦手續時校長曾半開玩笑地說,‘您這樣兢兢業業的老師即使不再為企業服務,也應該繼續為社會做貢獻’,並且他還熱心地聯繫朋友介紹了北京的私立學校。2008年來到北京後,我應聘到北京市海嘉學校。這是一所國際雙語學校,有幸成為學校的第一任中學語文老師。學校依然使用部編語文教材,對此我是游刃有餘的。又因為國際學校的大背景,學生無需參加中高考,直接申請國外大學,這讓我在語文教學中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吳老師說,作為一名老師,最愉快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看到學生們的一張張臉,並能意識到自己的重要使命,目的是傳遞知識。
她和我們分享道:“每當走進校門時,看到那一張張洋面孔和混血臉兒,聽到港台學生說著軟綿綿的閩南普通話,韓國學生說著夾生的中國話,歐美學生說著變調的普通話,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把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傳遞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再由他們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吳老師告訴我們,任何職業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發展,不管你的年齡如何。在工作中學習新事物、對國際經驗感興趣並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很重要。
吳老師接著說:“同時我也在這裡接觸到國際教育的許多新領域:比如西方學校的WASC教育認證,IB國際文憑教育,MYP、 IGCSE和IPDP國際課程體系,以及很多教學管理平台,如Engage、Managebac、Micrsoft Teams和Forms等,沒有中文版本的APP也都慢慢學會了,還有每學年帶學生做的Field trip更增添了我的生活經歷。由此可見,我的重返職場不僅眼界開闊、體驗豐富,更有無盡的精神享受。”
當被問到為甚麼很多退休金領取者只要身體和技能允許就願意繼續工作時,吳老師用自己作的一首詩回答道:“至於退休後究竟該不該繼續工作,我個人認為只要一家人開心就好,自己健康快樂就好。借這個機會想把我今年離開學校的告別詩結尾段分享給大家: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不忍和相伴15年的海嘉作別,只帶走滿滿的福愛。”
"希望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別人創造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66歲的達蘭•古爾班擁有超過25年的蒙古業務工作經驗,曾在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重要職務。他2017年退休後在家待了一段時間。達蘭發現工作給他帶來的快樂更多。
達蘭·古爾班和我們分享道:“我認為一個人總是要做點甚麼,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要不然我躺在床上有意義嗎?沒有意義。而且我享受做事情的過程,做成一件事也能給我帶來很多快樂。目前我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好,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工作了三十餘年,尤其是在蒙古業務方面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我想中資企業若要開闢蒙古市場,需要我這樣的人。因為蒙古的礦業行業本身就比較冷門,圈子也較小。不誇張地說,幾乎所有的相關人士我都熟悉。在這種情況下,我希望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別人創造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包括之前我中華總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時,也是不拿工資的,純粹是為了公益性。比如我們專門組織中資企業學習蒙古法律,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蒙古民眾瞭解中資企業和中國人等。”
達蘭生活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渴望看到世界。儘管他已經去過蒙古很多地方,在中東當過大約六年的阿拉伯語翻譯,還走遍了大半個俄羅斯,但他想去的地方還有很多。恰恰是工作讓他如願以償。
他說:“我認為這可能與個人的性格愛好有關係,有的人到一定年齡就會選擇舒服躺下,有的人可能很在意錢。我本人是遊牧民族出身,沒事乾就喜歡旅遊,蒙古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戈壁灘,我去過很多地方,但我就會覺得還是不夠。所以這就是看個人興趣。”
© Sputnik / Ilia Goncharov達蘭•古爾班
達蘭•古爾班
© Sputnik / Ilia Goncharov
與許多更傾向於選擇安靜生活的年輕人相反,達蘭發現自己的身體停不下來。
他說:“躺平這件事情可以理解。只是我個人會覺得躺平很難受,因為多年來我們就是這麼工作過來的,可以說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種生理反應,即不做事就不舒服。”
儘管如此,達蘭並不想指責年輕人或給年輕人提出甚麼建議。 在他看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更懂得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
達蘭解釋說:“年輕一代與我們的經歷和觀念已經完全不一樣,我們那個年代可是連手機都沒有。所以我認為不能夠用我們過去經歷形成的觀念給年輕人提建議,社會的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開心就行,然後把年輕人的未來留給他們。”
"我不覺著自己像是70多了,心態還是很年輕"
翻譯家趙國順72歲了,根本不知道甚麼是無憂無慮的晚年。 他於2010年正式退休後,又重新辦理了證件,繼續工作。
趙國順告訴我們:“我沒有過過退休生活,只辦理了退休手續,很快就又返聘回來,這期間沒有離開工作崗位,所以我一直是一個工作狀態。我現在主要工作是給那些年輕人看看稿子,審審稿件,現階段我們主要做列寧年譜兒,在蘇聯版本的基礎上,補充一些編譯,計劃是12卷。”
© 照片 : 趙老師趙老師
趙老師
© 照片 : 趙老師
趙國順老人家70年代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他回憶說:“我從北京外國語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後,被分到編譯局,之後組織上又先後派我到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研究生班的課程。80年代末,又送我到莫斯科國立大學歷史系學習,當時還叫蘇聯莫斯科大學。畢業回來以後,繼續回到中文編輯部工作。我當時的工作,主要是翻譯跟列寧相關的著作。”
趙國順認為,退休後工作最愉快的事情就是不再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因為你和所有工作的年輕人一樣,早上起床,去上班,做你喜歡做的事。
他和我們分享道:“我現在每天跟年輕人後輩在一起看稿子,幫他們改稿子,給出修改意見,一起討論,一起開會、出差,我感到很愉快。更重要的是,我不覺著自己像是70多了,心態還是很年輕。可能跟年輕人在一起,受他們感染,所以我也被帶年輕了。我感覺這樣工作非常愉快。”
另一種樂趣是跟俄語打交道,四十多年來他老人家一直在學習和理解俄語。
他說:“我非常喜歡俄語,我認為俄語應該是世界上非常漂亮,非常豐富的語言。這真的是很美的一種語言,令我念念不忘的語言。”
趙國順老人家告訴我們,最喜歡的作品給人力量,多年工作中積累的經驗仍需要傳授給年輕一代譯者。
他說:“從事這項工作很多年了,於我而言,對列寧的著作,對蘇共的歷史,以及蘇聯的歷史有所瞭解,很多工作乾起來得心應手。我覺得,自己乾了這麼多年,很珍惜這些經驗和知識,想盡可能傳授給年輕人。”
趙國順坦言,雖然他感覺自己至少還有力氣工作到80歲,但他仍然不想工作太久,應該為年輕一代翻譯家讓路。
中國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男性退休年齡為 60 歲,女性為 50 歲或 55 歲(辦公室職員的工作時間比體力勞動者工齡長)。儘管如此,根據招聘網站51Job的一項研究,約68%的退休人員希望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