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主要武器

朝鮮核導計劃

朝鮮在研製核武器方面的成功是一個嚴重的國際問題。實施制裁、組織談判、舉行峰會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目前還無法擺脫朝鮮危機。與此同時,該國正在進行越來越多的彈道導彈和核武器試驗。這種情況會帶來什麼樣的危險?國際社會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這些可怕的後果?請看我們的解讀。

朝鮮的核計劃

朝鮮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效仿蘇聯進行核研究。此前,朝鮮人在這方面的成就並沒有給國際社會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最近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從2006年到2017年,該國共進行了六次成功的核武器試驗。如果說第一次的爆炸威力為10-15千噸TNT當量,那麼最近一次的威力約達100千噸(是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威力的5至6倍)。

朝鮮的核基礎設施

關於朝鮮的核設施數量、分佈位置和狀況沒有準確信息。公開獲取的數據只能讓人大致了解該國的情況。目前已知的是,朝鮮有十幾個鈾礦、幾個鈾濃縮工廠、一個大型試驗場以及一個可以生產製造核武器所需數量的钚的反應堆

朝鮮核設施的分佈位置

  • 採鈾

    朝鮮使用钚製造核武器。生產所需的鈾礦從全國各地的礦山中開採

  • 核燃料生產

    開采的鈾礦製造核燃料。鈾礦可用於和平目的,也可用於獲得武器級钚

  • 核燃料貯存

    朝中邊境附近有一座大型核燃料儲存設施。該設施位於核反應堆所在寧邊地區

  • 核反應堆

    朝鮮擁有用於科研目的的核反應堆。然而,該反應堆也可獲得武器級钚

  • 研究與開發

    朝鮮首批核物理學家在蘇聯學習。從那時起,朝鮮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如今,朝鮮擁有數所從事核科學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大學

  • 核武器生產

    朝鮮至少有兩個工廠可以生產核武器。工廠全部位於寧邊與核燃料儲存設施的周邊地區

  • 核試驗

    所有記錄在案的核武器試驗都在豐溪里試驗場進行。寧邊還有另一處試驗場,但由於距離首都過近,不適宜進行此類試驗活動

  • 寧邊核設施

    寧邊可稱為朝鮮的“核心臟”。它被三座鈾礦環繞,是一個巨大的多功能中心,擁有研究機構、工廠和一個核反應堆

朝鮮的導彈計劃

朝鮮軍械庫

目前,朝鮮擁有從短程(最大射程1000公里)到洲際(5500公里以上)的各種射程的彈道導彈。其中許多都成功地通過了測試。但問題是,是否可以認為它們已經列裝,這仍然是一個問題

裝備

火星-11
KN-02

170

短程導彈

火星-5、6、9
飛毛腿(Scud)B、
C和ER

300–1000

短程導彈

火星-7
勞動(No-Dong, Rodong)

1500

中程導彈

測試中或在開發的

北極星-1
KN-11

1200

短程導彈

北極星-2
KN-15

2000

中程導彈

火星-10
BM-25“舞水端”(Musudan)

4000

中程導彈

火星-12
KN-17

4500

中程導彈

火星-14
KN-20

10 000

洲際導彈

火星-13
KN-08

11 500

洲際導彈

火星-15
KN-22

13 000

洲際導彈

Enha
大浦洞-2
(Taepodong-2)

15 000

洲際導彈

朝鮮的導彈射程

朝鮮的導彈基礎設施

2011年上台的金正恩非常關注導彈計劃。短短幾年已經進行了大約90次的試射(是金正日執政近20年間的6倍)。其中一些是出於科學目。例如,2012年4月,朝鮮首任領導人金日成百年誕辰紀念日前夕,朝鮮人民成功地將一顆人造衛星送入了軌道,該國加入了航天強國之列。然而,遠非所有的朝鮮導彈試驗都出於和平目的

朝鮮導彈設施的分佈

朝鮮境內大約分佈有20家專門生產導彈的工廠。其中許多被整合成獨特的集群,將生產與成品儲存地——導彈基地——相結合

  • 導彈生產廠

    沒有關於朝鮮生產能力的可靠消息。甚至無法確定是否所有的企業都在運營。有可能其中一些沒有在運行

  • 軍事生產基地

    超過半數的生產企業和大約三分之一的導彈基地位於平壤和朝鮮最大的核中心——寧邊之間

  • 導彈基地

    一些導彈基地通常合併為兩個大型導彈中心,位於與韓接壤地區

導彈試驗

2017年成功發射

2017年朝鮮人進行了一系列成功的發射,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中一枚導彈的飛行高度達到了朝鮮創紀錄的近4500公里。另一枚飛行了3700公里,這個距離足以攻擊美軍在關島的軍事基地。據媒體報導,2017年8月,金正恩與朝鮮的司令部討論了這種可能性

  • 2017年11月29日

    朝鮮創造了高度記錄。導彈射高達4475公里,射程95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

  • 2017年9月15日

    導彈射高達到770公里,創紀錄的飛行了3700公里。這比從朝鮮到關島的距離還要遠300公里

  • 2017年8月29日

    這次發射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因為一枚預計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導彈飛越了日本。射高550公里,射程2700公里

  • 2017年7月28日

    朝鮮宣布,導彈射高3725公里,射程998公里。據俄國防部數據,其射程為732公里,而最大射高為681公里

  • 2017年7月4日

    據日本軍方數據,導彈射高達到2800公里,射程930公里。俄國防部稱,此次射高為535公里,射程510公里

  • 2017年5月21日

    導彈射程50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 5月29日朝鮮又進行了一次試射。第二枚導彈射程450公里,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水域

  • 2017年5月13日

    導彈射高達到2111公里,射程將近80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中部。各種資料顯示,它的飛行時間持續了23-30分鐘

  • 2017年3月6日

    朝鮮一次性發射了四枚導彈。據韓國消息,它們的射程大約在1000公里。據推測,這是對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一次演練

  • 2017年2月11日

    導彈射高達50公里,射程大約500公里。美國軍方認為,這是中程導彈

核打擊威脅

儘管有多次發射成功,但朝鮮實施核打擊的可能性令人生疑。在使用彈道導彈時,重要的是其彈頭能夠成功地重返地球大氣層。否則它將無法在工作狀態下將核裝藥送至目標。朝鮮導彈能否完成這一任務尚不清楚。但從朝鮮人近年來的進步來看,他們遲早能解決所有技術問題,可能性是巨大的。

朝鮮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正在危及其周邊國家。首先是韓國和日本,因為朝鮮試驗的一些導彈飛越了它們的領土。

關島美軍基地周圍的局勢值得特別關注。朝鮮人的試驗清楚地表明,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將會對該島進行攻擊。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能就會引發核戰爭。這就是為什麼要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朝鮮危機是如此的重要。

開始談判

幾十年來各國一直在試圖說服朝鮮停止核計劃。 1985年,該國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1992年,朝鮮和韓國簽署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然而1993年,朝鮮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一年後,危機得以解決。朝鮮和美國達成了框架協議。朝鮮暫緩發展核工業,凍結核設施。但是後來各國之間出現了分歧,平壤在2002年底宣布恢復核計劃,一個月後正式宣布朝鮮不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的義務。

從2003年到2007年共舉行了六輪會談,朝鮮、中國、美國、俄羅斯、韓國和日本參與其中。因此朝鮮凍結了核計劃,並開始拆除寧邊核設施。但問題最終沒有解決。美國和朝鮮未能就核設施的核查方式達成一致。此外,日本和韓國拒絕向朝鮮提供發電廠所需燃料。最終朝鮮決定繼續發展核武器。

2017年9月3日,朝鮮宣布成功試射氫彈。作為回應,聯合國安理會批准對該國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此後,朝鮮威脅對美國、日本和韓國進行核打擊,並成功試射了一枚能夠飛到關島的彈道導彈。結果俄羅斯和中國加入了反朝制裁

新的測試

2018年,金正恩與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了三次會晤,並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了會談,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美朝峰會。會談期間,朝鮮領導人表示,朝鮮原則上願意放棄核武器。而特朗普則承諾向朝鮮提供安全保障。 br/>
然而,朝鮮危機沒有得到解決。 2019年2月,金正恩再次會見了特朗普。當時預計雙方將會簽署最終宣言。但是兩國元首未能達成一致。金正恩堅持取消影響民用經濟領域最過分的製裁(限制一系列礦產和工業產品的進出口,禁止朝鮮公民出國工作等)。特朗普表示,他不能這樣做,因為朝鮮還沒有準備好達到令美國滿意的無核化程度,峰會提前結束了。

朝鮮在春天繼續進行了導彈試驗。分別於4月17日、5月4日和5月9日進行了試射,這幾次試驗的均為短程導彈。 5月10日朝鮮中央通訊社(朝中社)發表材料稱,這是對該國防禦部隊快速反應能力的檢驗。

2019年夏天,美國和韓國拒絕按照平壤的要求取消聯合軍演。朝鮮于7月25日和31日、8月6日和16日再次發射了導彈。

目前國際社會在朝鮮問題上意見不一。俄羅斯和中國主張放寬制裁,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對話。美國和英國不同意這一觀點。美國打算對朝鮮施加壓力,直到無核化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包括日本、韓國和加拿大在內的一些國家,以及歐盟成員國都對朝鮮實施了製裁,且不考慮取消或減輕制裁。例如,日本的製裁於2019年4月到期,但東京又將其延長了兩年。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