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8/1039397953.html
“雪道的盡頭是骨科”:中國雪上運動的相關傷害正在增加
“雪道的盡頭是骨科”:中國雪上運動的相關傷害正在增加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冬奧會2月4日開幕以來,在中國掀起了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隨之相伴,由冰雪運動導致的傷害也在增加,有人甚至說“雪道的盡頭是骨科”。大型滑雪場往往遠離大城市,這些醫療機構接收大量患者和處理嚴重損傷的醫療能力非常有限。 2022年2月18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2-18T17:14+0800
2022-02-18T17:14+0800
2022-02-18T18:04+0800
聚焦北京冬奧
2022年北京冬奧會
中國
運動
評論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c/07/1034922372_0:273:3070:2000_1920x0_80_0_0_a4efdf52f9e3d5a4f8573aff27781f49.jpg
據統計,2015年中國成功申辦冬奧會後,中國政府曾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提出“三億人上冰雪”的計劃。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截止2020年底,中國國家冰雪運動場地共計1888個;其中,滑冰場地1187個,滑雪場地701個,主要分布於東北、新疆及京津冀地區。 根據《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的統計,中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從2017-2018冰雪季的1.97億人次增加至2020-2021冰雪季的2.54億人次,預計2021-2022冰雪季將達到3.05億人次,而冰雪休閒旅遊收入有望達到3233億元。 滑雪場醫療站和附近救治醫院在雪季會面臨著創傷患者急劇增加的情況,但大型滑雪場往往遠離大城市,這些醫療機構接收大量患者和處理嚴重損傷的醫療能力非常有限。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作為北京冬奧會的聯合主辦地,擁有多座熱門滑雪場。根據《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發佈的研究報告,崇禮區的4個雪場都曾出現救援隊伍和醫療人員資質低,缺乏專業的救援技術和救援知識等問題。 根據這份研究報告,每1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損傷分別為4.53例和4.46例。所有受傷者中,男性佔比均高於女性,21~30歲的受傷滑雪者佔比最大。受傷原因以摔傷(76.6%)為主,受傷概率最高的部位是頭頸部(17.9%),其次為膝關節(17.4%)和手腕手指(13.3%)。 北京友誼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高化在社交媒體微博表示:他介紹說:北京大學學報的報告認為,雪場應重點關注兒童和老年滑雪者的受傷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和救援工作。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醫療安全,雪場醫療站和附近救治醫院應配備相應數量的醫療人員和設備,雪場應進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和救護體系。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02/2022-1038624068.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7/1039369413.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c/07/1034922372_199:0:2928:2047_1920x0_80_0_0_cca1feb10cbcac982c56987c2688b45e.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年北京冬奧會, 中國, 運動, 評論
“雪道的盡頭是骨科”:中國雪上運動的相關傷害正在增加
2022年2月18日, 17:14 (更新: 2022年2月18日, 18:04) 北京冬奧會2月4日開幕以來,在中國掀起了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隨之相伴,由冰雪運動導致的傷害也在增加,有人甚至說“雪道的盡頭是骨科”。大型滑雪場往往遠離大城市,這些醫療機構接收大量患者和處理嚴重損傷的醫療能力非常有限。
據統計,2015年中國成功申辦冬奧會後,中國政府曾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提出“三億人上冰雪”的計劃。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截止2020年底,中國國家冰雪運動場地共計1888個;其中,滑冰場地1187個,滑雪場地701個,主要分布於東北、新疆及京津冀地區。
根據《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的統計,
中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從2017-2018冰雪季的1.97億人次增加至2020-2021冰雪季的2.54億人次,預計2021-2022冰雪季將達到3.05億人次,而冰雪休閒旅遊收入有望達到3233億元。 滑雪場醫療站和附近救治醫院在雪季會面臨著創傷患者急劇增加的情況,但大型滑雪場往往遠離大城市,這些醫療機構接收大量患者和處理嚴重損傷的醫療能力非常有限。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作為北京冬奧會的聯合主辦地,擁有多座熱門滑雪場。
根據《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發佈的研究報告,崇禮區的4個雪場都曾出現救援隊伍和醫療人員資質低,缺乏專業的救援技術和救援知識等問題。 根據這份研究報告,每1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損傷分別為4.53例和4.46例。所有受傷者中,男性佔比均高於女性,21~30歲的受傷滑雪者佔比最大。受傷原因以摔傷(76.6%)為主,受傷概率最高的部位是頭頸部(17.9%),其次為膝關節(17.4%)和手腕手指(13.3%)。
北京友誼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高化在社交媒體微博表示:
“冰雪運動發生損傷的概率比較高,其中冰球、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單板滑雪、高山滑雪等項目的運動損傷概率都超過了50%。對於大眾來說,參與冰雪運動固然有趣,但也應該警惕運動損傷,掌握一定的損傷防治技巧。”
“首先,零基礎人群應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與運動難度。初次上冰雪不能馬上進行高難度的彈跳、翻越等動作,要循序漸進。其次,做好各項準備,包括進行熱身活動、做好心理準備、佩戴好各項防護裝備。最後,學會摔倒,第一時間正確處理運動損傷。受傷後,注意四不做原則:不能做熱療;不用酒精;不能負重;不過早按摩。”
北京大學學報的報告認為,雪場應重點關注兒童和
老年滑雪者的受傷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和救援工作。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醫療安全,雪場醫療站和附近救治醫院應配備相應數量的醫療人員和設備,雪場應進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和救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