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和香港金融市場的聯繫不緊,造成中國企業在香港配股無法吸引內地投資者資金的局面。而活躍在香港市場的全球投資者也無法購買在內地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或債券。
首個債券“北向通”計劃於 2017 年啓動。它允許香港投資者獲得中國大陸市場的債券。該計劃的需求量很大。 2733 家全球機構投資者獲得了 17.5 萬億美元的中國市場准入權。該計劃下的 2021 年平均每日成交額為 41.1 億美元。許多西方國家繼續推行超低利率政策以刺激其經濟,這推動了對中國債券的需求。中國保持溫和的貨幣政策,更高的中國利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全球投資者。因此,僅在今年 8 月份外國持有人的中國債券投資組合就增長了 35%。
目前正在啓動的債券“南向通”計劃應該會開放跨境資本流動。 之所以4年後才開始運作,是因為這個項目對中國經濟的風險更大。港股通將不可避免地增加資本外流,從而減緩人民幣走強。然而,正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典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除了風險之外,它還將帶來很多好處。劉典專家說:
為將風險降到最低,港股通開通有一定的限制。例如,每天的資金流出不能超過200億元。同時年度限額僅為5000億元。類似的“北向通”計劃就沒有類似的限制。此外只有具備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的內地機構投資者才能通過港股通進行交易。該計劃下的結算將分別通過中國外匯交易系統和香港金管局的中央貨幣市場部門進行。央行已指定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41家銀行作為交易商,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債券“南向通”的開通標誌著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劉典專家指出,這符合全球投資者和中國經濟的利益。他說:
儘管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隨著資本外流的增加而走弱,但港股通的開通將增加點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此時正合時宜,即在全球企業正在尋找吸引融資的新來源的時候,對它們的需求很大。僅今年前 7 個月,點心債券的發行量就達 1720 億元,僅略低於 2014 年 1850 億元的絕對記錄。由此可見,來自世界各地的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吸引人民幣融資,這反過來又將有力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