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在加緊準備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台當局對外關係負責人吳釗燮於 7 月 20 日宣佈。他說,這將是台灣代表團首次在正式名稱中使用“台灣”一詞。他表示,台灣和立陶宛將在從貿易到工業和技術的項目上進行合作。“代表處”成立後,台灣將專注於促進波羅的海和東歐的貿易、文化、教育和旅遊。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上表示,今年秋季在維爾紐斯設立台北“代表處”後,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將有所改善。根據立陶宛外交部的聲明,計劃在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曼諾夫對立陶宛真能指望台資傾盆而下的金雨並獲得一些前所未有的好處深表懷疑。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這樣一來,立陶宛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將不可避免地惡化,立陶宛將難以彌補由此造成的政治和經濟損失。
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說:“立陶宛執意宣佈不再參與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對話而創建的 17+1 模式時,也是這樣。而且,它不僅自己不參與,還鼓動所有其他國家不參與。很明顯,這是某種有準備的政治決定,會產生一系列後果。立陶宛在嚴重破壞與中國的關係後,試圖通過與台灣的關係來彌補損失。但現在立陶宛將再次進入鐘擺局面。我們看到與台灣走近的嘗試——無論是經濟上,不排除甚至還有政治上的。很有可能雙方會做出某種一攬子決定,例如,試圖共同‘關切’新疆和西藏的人權。但是,幾年過後,立陶宛因與中國大陸關係惡化而要承受的代價將變得非常明顯、非常敏感。最終,鐘擺將向相反方向擺動。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將不再被外界所注意,維爾紐斯與北京的關係將再次得到改善。”
美國歡迎在立陶宛開設台灣“代表處”的計劃。這是美國駐台辦事處宣佈的。它重申根據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對台灣的支持,因為台灣可以因此拓展國際夥伴關係,以及應對疫情、投資審查、供應鏈韌性等共同挑戰所作的努力。
早些時候華盛頓警告台灣的其餘 15 個盟友,把對台官方關係轉向北京可能會招致美國的制裁。儘管如此,亞歷山大·洛曼諾夫認為,隨著北京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台北越來越難以將盟友留在自己身邊。
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說:“這是北京和台北之間持久而連續的拉鋸戰歷史的一部分。顯然,由於中國大陸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日趨強大,台北越來越難以堅持下去。但也有一些國家出於政治考量、傾向於美,準備挑釁破壞與中國的關係。我相信,面對日益擴大的東西方裂痕、中美之間的對抗,類似的情況還會不斷發生。美國會說服盟友做一些激怒中國大陸和支持台灣的事情。我想,立陶宛的例子不會是最後一個,儘管這種情況的發生不會過於頻繁。”
兩岸時事評論員畢殿龍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對此大陸應當保持一定的耐壓性或戰略定力,太過在乎反而讓很多國家利用這一心理去更多的打台灣牌。
畢殿龍專家說:“台灣在立陶宛設立所謂的‘代表處’,一方面是台灣主動遊說、擴展自己國際空間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些國家意圖仿效美國打台灣牌,主動示好台灣。此前立陶宛向台灣捐獻2萬劑疫苗,就是示好的開端。而台灣則可以借此機會不費吹灰之力在國際上刷一波存在感,特別是在其他所謂邦交國正在急劇減少的情況下,立陶宛的例子能夠讓民進黨當局松一口氣。這也是台灣稍感振奮並高調宣傳的原因,畢竟此前已經有傳出消息,稱海地等國有與台灣斷交的可能性。
“就大陸方面而言,我認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兩岸處於對立狀態,都會存在國際空間的交鋒和資源的爭奪。今後大陸面臨類似打台灣牌的壓力還會越來越大,因為這些國家認為從中能夠獲得不少經濟和政治好處。一旦出現先例,類似的操作也會越來越多。對此大陸應當保持一定的耐壓性或戰略定力,太過在乎反而讓很多國家利用這一心理去更多的打台灣牌,同時平時在台灣問題上也需要及時化解一些矛盾。當然,國台辦的發言表明瞭對台灣的終極立場和態度,說明問題的根源仍然是台灣。不過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在中國大陸代表合法政府的前提下,台灣所做的任何類似刷存在感的行為都是無用功。”
中國警告立陶宛不要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敦促立陶宛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要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