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為何需要重審與中國的關係

© AP Photo / Mindaugas KulbisМинистр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Литвы Габриэлюс Ландсбергис
Министр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Литвы Габриэлюс Ландсберги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3.2021
關注
立陶宛擬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處。與此同時,立陶宛或將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模式(17+1)。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認為,立陶宛此舉旨在拔高自己並向西方反華集團示好。

Уборка пшениц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2.2021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將進一步強化無附加政治條件的互利合作
本週三,立陶宛經濟部聲稱將於年底前在台灣設立企業辦事處。聲明稱,該辦事處的主要功能在於加強亞洲地區的經濟外交,並使之多元化。

此外,在週三的聲明中,立陶宛政府對17+1框架內的中國立陶宛關係表示失望。面對本國媒體,立陶宛外交部長格比亞魯斯·蘭斯伯格斯聲稱,立陶宛從17+1集團得不到任何好處。儘管蘭斯伯格斯並未提到退出該集團,但他表示,立陶宛應當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尋找對立陶宛有利的關係模式。

之前,路透社援引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維塔烏特·斯瑪依澤特的話稱,立陶宛方面無意加入17+1合作模式。她表示,該提議並未給立陶宛帶來預期效果。因此,立陶宛將著眼於中立兩國間的經濟合作以及歐盟-中國框架內的經濟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在接受衛星通訊社的採訪時表示,立陶宛政府做出以上聲明絕非偶然。

他解釋說: “從立陶宛的角度來看,他認為自己在“17+1合作”機制中所獲得的好處較少,所以要求中國大陸對他進行更多的投資。類似表示要與台灣接觸的言論,實際上也有一點要挾的含義。立陶宛選擇在這一時間點發聲,一是因為“17+1”峰會剛剛召開不久,會議期間一些國家派遣所謂的代表參會,抱怨合作獲益不多,中國的投資太少等等等等。二是美國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來影響該地區的國家,以破壞“17+1”的合作,包括在國家安全、5G問題上。現在立陶宛拿這些問題來說事,既是向美國表個態,滿足國內選舉的一些需要,同時也用來撬動中國大陸給他更多的投資和好處。”

UBS Group AG -швейцарский холдинг, предоставляющий широкий спектр финансовых услуг по всему мир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6.02.2021
世界級銀行正從香港遷往大陸
17+1集團中,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等國已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處。此外,其它一些歐洲國家在台灣也有自己的貿易代表處。設立貿易代表處使這些國家能夠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與台灣開展經貿文化合作。然而,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立陶宛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處的前景並不明朗。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羅馬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的採訪時表示:“當今世界存在著巨大的產品轉化、生產及銷售鏈。因此,如果設立貿易代表處不僅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那麼立陶宛政府對於台灣市場到底有哪些具體規劃,這很耐人尋味。立陶宛政府此舉是希望成為台灣市場的供應商,還是吸引台灣方面到立陶宛投資。若有此意,那麼又是在哪些國民經濟領域內的合作。就目前來看,該代表處形同虛設,不會為立陶宛帶來真正的商貿投資效益。”

通過這些聲明,立陶宛政府力圖向西方“民主”陣營示好,迎合美國。

亞歷山大·羅馬諾夫表示:“立陶宛政府向西方反華集團示好,同時又不越中國底線。這是一種曲意迎合。如果中國方面對立陶宛做出有利於立陶宛的承諾,則立陶宛政府將撤消或忘記以上決定。如果立陶宛步加拿大、荷蘭等國的後塵,這將非常令人擔憂。加拿大、荷蘭等國的議會不斷通過一些北京方面完全不能接受的政治決議,使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受到嚴重損害。”

中方專家王義桅認為,立陶宛方面做出以上聲明不止是國際因素所驅,更是為了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好處。

王義桅說: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17+1合作”並非由中國所主導,最先提出的國家是波蘭,這一想法反映了當時很多中東歐國家的意向。受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中東歐國家希望與經濟發展不錯的中國開展合作,成為中國投資歐盟的一個跳板和互聯互通的貿易通道。可以說是”17+1合作”機制的建立是因為中東歐國家的需要。
那麼現在立陶宛跳出來發表這樣的聲明,目的是為了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好處,同時也是基於國際和國內政治因素的考量,特別是在對華打人權牌的大背景之下。眾所周知,去年捷克率先打破慣例,議會參議院主席到訪台灣,這也鼓舞了一些中東歐國家紛紛效仿。雖然中國對相關的一些利益集團和企業採取了制裁措施,但是力度並沒有超過他們的擔憂範圍。”

在今年二月初舉行的17+1峰會上,中方提議在未來5年內中國從中東歐國家的農產品進口額翻番,進口累計價值170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此外,中方希望雙方農業貿易額增長50%。

根據立陶宛政府近期發表的聲明,衰弱的經濟潛力正是立陶宛方面無意加入中方倡議的原因。中方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立陶宛向中方出口商品價值總額不到5億美元。立陶宛銀行統計數據表明,2020年前三個季度內中方對立陶宛的投資額僅為876萬歐元。

立陶宛前總統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曾試圖建立併發展中國與立陶宛的經貿關係。為此,她於2018年專程赴上海參加進口商品博覽會,並與中方領導人會談。由此可見,立陶宛方面曾試圖從中方撈取貿易投資好處,如今他們決定轉向歐盟求取一羹湯。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