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國已經許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北京一貫堅持奉行減少碳排放的政策。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燃煤電廠。因此目前中國已經採取在本國總體能源平衡中減少煤炭所佔份額的方針。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煤炭份額首次不到中國總能源平衡的50%。由此可見,主要依靠燃煤發電的內蒙古礦業也就自然成了中國實現雄心勃勃的環保目標的主要阻力。 根據內蒙古發改委發佈的意見稿,該地區的加密貨幣挖礦應在2021年4月之前關閉。為了實現將今年的能耗增長限制在1.9%的目標,這是必要的。內蒙古還制定了將今年全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的目標。當然這些措施將影響挖礦者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其他參與者——由於挖礦能力的下降,本來就已因其特性而供不應求的資產將變得更加難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加密貨幣挖礦並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因此新措施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郭田勇主任說:“我認為,會對比特幣的匯率產生一些影響,因為對普通人來說,挖礦是獲取新增比特幣的主要來源。若是挖礦業務暫停,比特幣的增量將有可能減少。不過內蒙古發改委暫停挖礦的計劃是有道理的,畢竟隨著比特幣越挖越多,剩餘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繼續挖礦的難度增大,挖一枚幣的耗能與之前相比可能要翻好多倍。中國當前宣佈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從這一角度來看,比特幣挖礦業務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向確實不相符合。”
全球供應鏈的建立最終讓中國成為生產這種設備的國家。再加上廉價的電力,就確定了比特幣挖礦能力的全球分配狀況——中國目前佔所有挖礦能力的65%。這一份額曾一度超過80%。但是在中國政府於2017年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所和ICO之後,一些市場參與者擔心進一步收緊政策,將其採礦能力轉移到了其他司法管轄區。幾年來一直在討論全面禁止在中國開採比特幣的禁令。郭天勇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這還沒有發生,因此從理論上講,內蒙古的挖礦者可以將其生產能力轉移到中國其他地區。
郭田勇主任說:“從理論上來講,挖礦業務轉移到其他省份地區是沒有問題的,並不違法。不過當前全國各地綠色節能方針都是統一的,未來各個省市應該都會收緊對挖礦管理的政策。所以挖礦業務無論向哪裡轉移,其空間都會越來越小。挖礦業務不僅局限在中國,理論上全球但凡供電的地區都可以進行挖礦。所以未來比特幣不一定都要產自中國。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畢竟是虛擬貨幣,雖然其價格有時呈現大起大落的狀態,但是其本身是沒有內在價值的。與黃金等具有內在價值的大宗商品相比,比特幣的價值基礎虛無縹緲。因此建議投資者切勿盲目跟風投資,否則風險是非常大的。”
從本質上講,比特幣與許多其他分散式加密貨幣一樣,僅是一種數學算法。以某種方式提供的唯一實際成本是挖礦者的計算能力,而這些挖礦者是用真錢購買的。正因為如此,比特幣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具有非常大的波動性,並且可能無法在給定的時刻甚至一段時間內預測其價值。
比特幣匯率尤其受到大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需求的強烈影響。例如,在特斯拉宣佈以15億美元購買比特幣後,其利率立即飆升了10%。此外,比特幣是一種稀有資產。根據該算法,全球總共開採出的比特幣不會超過2100萬。在經濟危機時期,當不同國家的貨幣監管部門推出超低利率政策,而傳統投資的收入正在下降時,人們轉而投資於黃金之類的稀缺資產。由此可見,比特幣屬於當代危機資產。但是,與黃金不同,它具有更大的波動性。
內蒙古目前對挖礦者的限制將使比特幣更加稀缺。措施宣佈後,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3%。總的來說,在2020年危機期間,全球首個加密貨幣的價格上漲了10倍以上。很少有人在一年前就預期會出現這種增長,而如今正值新的比特幣熱潮,似乎對這種資產進行投資是一種雙贏的選擇。問題是,快速增長有可能隨時被同樣急劇的下降所取代。如果感到不安的挖礦者突然開始出售其硬件,那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