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魔咒”可能變為“對雇主的詛咒”

© AFP 2023 / FREDERIC J. BROWN“35歲魔咒”可能變為“對雇主的詛咒”
“35歲魔咒”可能變為“對雇主的詛咒”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2.2021
關注
越來越多的公司在招聘公告中設置了年齡限制——35歲。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對自己在35歲這個年齡分水嶺之後的未來表示沒有信心。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李長安教授則懷疑這種趨勢是否會長期存在,不然的話,各公司將面臨根本招不到員工的風險。

1月底,中國媒體報道了本國大型求職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網站的研究報告。按照智聯招聘發佈的《中高齡求職者就業問題研究報告》,2020年2-9月,在智聯平台投遞簡歷的35歲及以上求職者同比增長14.9%,增速為35歲以下求職者(7.3%)的兩倍以上。其中,35-49歲中高齡求職者同比增長13.5%,50歲及以上中高齡求職者狀況最糟,同比增長32.4%。

當然,對新工作的需求可以解釋為疫情對去年勞動力市場產生了不良影響。智聯招聘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丟工作的主要是服務業的從業人員。

求職招聘中的年齡限制在社交媒體上催生了“35歲的魔咒”的概念。

疫情暴露出生率下降問題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02.2021
疫情暴露出生率下降問題

職場博主作家、勞動力市場觀察員“行動派婉萍”如此描述這種現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叫‘35歲的魔咒’,很多頭部互聯網創新公司,像騰訊華為已經開始清退30歲以下的員工了。上一周我們的商業課堂里,線下幾個互聯網創新企業的創業者舉手發言時說:面試員工看到一個人簡歷寫28歲,他脫口而出‘好老啊’!但是我快要崩潰了……”

李長安教授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解釋了為何各公司的這種作法沒有未來:“企業設立這樣的年齡限制可能還是遵循了過去勞動力豐富的慣性思維,因為在人口紅利還非常多的時候,勞動力是過剩的情況。即使企業對勞動者設置一些更高的條件,也是可以招聘到員工的。但是現在勞動力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2012年起我國勞動力的數量就呈現減少的態勢,如果企業仍然堅持設置類似的年齡限制要求,我估計對於他們招人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困難。而且從勞動者角度來看,這種要求對於大齡求職者肯定是不公平的現象。實際上這也涉嫌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有就業歧視的傾向。”

此前,衛星通訊社記者曾報道過,某些服務行業已經呈現出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工業領域的雇主在招聘員工時,已經不再設置任何勞動年齡限制。

李長安指出:“目前在製造業中對勞動者年齡有要求的現象是比較少了,用人單位在這方面也是已經放寬了限制。根據相關的統計數字顯示,比如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勞動力隊伍已經出現了數量在減少、年齡在不斷增長的情況。有一些企業設置這樣的年齡限制,可能還是基於企業本身的具體情況需要。就行業而言,應該是沒有這種普遍性,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這種現象。”

他還提醒說,延遲退休可以說已經是勢在必行,估計在很快的時間內就會推出相應的實施路徑。隨著這項政策的落地,勞動力市場對招聘年齡的上限要求應該也會相應有所提高和放寬。

李長安最後說:“比如以前像50歲甚至60歲以上的勞動者可能都沒有在招聘市場上出現過,但是如果延遲退休以後,我想這部分勞動者也會進入企業的招聘計劃。另外,像一些對於體力要求不高、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崗位也比較適合大齡勞動者。而且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很多工作崗位對技能的要求更加簡化,對勞動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有種觀點認為,各個公司主要是科技行業的公司力爭招聘更年輕的員工,很容易解釋為可以為年輕員工支付低工資而且他們不反對加班來解釋。互聯網上流行的996概念——每天早9點至晚9點,每周工作6天——主要是科技公司的要求之一,年齡在35歲以上的人可能適應不了這種節奏,或者完全力不從心。

誰在工作, 誰在獲利: 為甚麼中國人不想再加班了?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4.2019
誰在工作, 誰在獲利: 為甚麼中國人不想再加班了?

但各公司應該做好準備,年輕一代可不打算遵循這種工作制。“996現象”在社交網絡上已經被熱議兩年,人們對此表達了極端負面的看法。

任何在工作崗位上因加班而引起的過勞死事故都得到了大量公開報道。比如,拼多多電子商務公司(Pinduoduo)不久前發生的22歲女員工在漫長的一天工作後正要下班時猝死的案例,迫使許多人思考這類加班的正當性。
求職者的需求在發生變化,年輕人追求更自由的生活,對許多人來說,得益于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科技,這種自由變得更容易享有。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