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遭遇來自出口不平衡的損失
中國約佔澳大利亞龍蝦出口的94%,佔澳大利亞穀物出口的70%。在2018-2019財政年度,龍蝦出口為澳大利亞帶來了5.27億美元。而從中國市場以外的銷售中僅獲得了略高於這個數字的6%的金額。如果對大麥徵收新關稅,澳大利亞可能會損失10.5億美元。
《衛報》澳大利亞版上周報道稱,對華貿易渠道中斷對澳大利亞造成的損失今年可能高達190億美元。該報指出,許多澳大利亞政客敦促莫里森政府與中國重新建立關係,以避免經濟出現更多問題。該報援引工黨農業和資源問題發言人菲茨吉本的話稱:“在斯科特·莫里森承認自己的錯誤、吞下自己的傲慢苦果並為與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建立關係投入相應的精力之前,我們的經濟將遭受多大損失? ”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教授蘇銻平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了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很大。
蘇銻平專家說:“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市場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畢竟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國。從出口角度來看,對華出口就佔據了澳大利亞總出口的30%,甚至可能還會多一些,所以毫無疑問澳大利亞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很高。”
蘇銻平專家接著說:“除了出現問題的幾種產品外,今年澳大利亞其他商品的對華出口量並不小。另外根據我們的觀察,澳大利亞教育類產品的對華出口量有所增加。由於受赴美簽證被限的影響,不少留學生都把目光投投向了澳大利亞。而且中國對澳大利亞也最大程度地釋放了善意,更多地是停留在口頭層面的威脅,沒有做出多少真正影響澳大利亞經濟的實質性行為。所以澳大利亞的經濟目前來說雖然會受到些許影響,但還未到生死攸關的程度。”
全球市場無法吞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新產品
由於各種原因,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煉焦煤、牛肉、牛奶、羊毛和其他許多商品的出口減少了。但是中國對那些成為摩擦犧牲品的進出口商品的需求仍然很高。與此同時,沒有證據表明其他市場需要這些因對華出口減少而過剩的澳大利亞商品。
澳大利亞目前只是口頭上表示有必要尋找替代中國的市場,且往往把這種途徑視為克服對中國依賴的靈丹妙藥。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薩利茨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對澳大利亞能否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其出口產品進入新的市場表示懷疑。
亞歷山大·薩利茨基說:“除中國外,澳大利亞在其他市場的前景不佳。亞洲市場已經充滿了澳大利亞產品,而中國在這方面是最誘人的市場之一。當然,澳大利亞人需要堅持下去,並為之而努力。此外,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中,美國根本不願將澳大利亞在中國牛奶和牛肉市場上的利益本身視為多麼重要。2020年初在美中進行的有關貿易談判表明,美方對那些供應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和歐洲供應商的利益持公開蔑視態度。同時,中方習慣於在大量供應商中實現進口多元化。而且這種做法將繼續下去。”
葡萄酒行業是澳中貿易的典範
對澳大利亞來說,哪條路更誘人——在全球交易平台尋找新的消費者還是加深與中國的合作關係?蘇銻平專家認為,最好的選擇是與中國建立友誼。
蘇銻平說:“對澳大利亞而言,我認為改善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是最直接和最有利的。因為在世界其它地方很難再找到一個像中國這麼大的市場。而且像龍蝦等產品,中國人認為這可能是一種美味,但對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並沒有那麼有吸引力。所以考慮到澳大利亞本國的利益,發展中澳友好是最佳選擇。”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翰告訴當地媒體,政府要求獲得更多有關中國海關龍蝦情況的信息。但他同時表示,重要的是不要倉促下結論。相同的標準應適用於所有進口商,並且不應有歧視性的海關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