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子彈55年:為中國創新突破奠定牢固基礎

© Sputnik中國原子彈55年:為中國創新突破奠定牢固基礎
中國原子彈55年:為中國創新突破奠定牢固基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55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中國測試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意味著,成功地完成了中國以“兩彈一星”而著稱的創新突破計劃的初始階段。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在為衛星通訊社獨家撰寫的這篇評論中指出,該計劃的規模和成功,令人難以置信。

"兩彈一星"項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於1958年7月21日決定發起。然而應當指出,關於開始研制中國核武的政治決定甚至早在1955年1月就已做出。在當時該計劃看起來純屬於幻想,因為中國當時甚至都不能大規模生產卡車。而1958年做出十年內要成功完成原子彈和氫彈爆炸試驗以及地球衛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衛星僅在一年前由蘇聯發射)的決定,被視為即便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核司令程開甲逝世 曾設計完成數十次核試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核司令"程開甲逝世 曾設計完成數十次核試驗

然而,"兩彈一星"項目啓動後的十年里,中國已經擁有了原子彈、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1966年10月測試)和一枚氫彈(1967年6月17日測試)。

只有衛星發射沒有在十年內完成:僅在該計劃啓動後的12年後,1970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被改裝的中程彈道導彈DF-4)將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

相比之下,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英法兩國導彈與核計劃的發展歷程。眾所周知,這些國家當時在經濟實力遠遠強於中國,並且在科學、技術和工業發展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

英國是美國實施曼哈頓項目(第一顆原子彈項目)的正式合作夥伴。沒有英國科學家,該項目就不可能完成。然而1945年二戰結束以及美國成功投下核武器後,美國拒絕了對英國製造原子彈的援助與合作。英國獨立的核武器計劃於1946年啓動。英國第一顆原子彈在1952年測試,而完全成功的氫彈測試只發生在1958年4月--做出政治決定後的12年,儘管英國人最初具有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術。

英國人製造彈道導彈的計劃最終以徹底失敗而告終。製造本國中程彈道導彈的"藍光"(Blue Streak)項目也沒有取得成果。英國至今仍是聯合國安理會不生產導彈的唯一常任理事國,只從美國購買它們。可見,英國甚至不能完全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核大國。

法國於1954年做出了發展核武器的政治決定,也早於中國。法國第一次核彈試驗發生在1960年,氫彈試驗發生在1968年,晚於中國。法國製造的首批S2中程彈道導彈開始服役的時間晚於中國,僅在1971年。不過,法國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的時間早中國五年--在1965年。法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2010服役的M5潛射導彈。

中國核導彈項目的發展歷程值得後人借鑒。所有希望從事與戰略穩定以及核不擴散和核技術控制有關的問題的人都應該瞭解一下這一歷程。發展歷程本身證明,即使一個貧窮和技術落後的國家也能夠通過理智規劃、有效的力量動員和執著的追求完成宏大而艱巨的任務。

當然,蘇聯在中國建立軍事工業綜合體方面提供的援助以及轉讓的許多軍事技術,包括導彈和核領域技術,是中國這些計劃成功實施的先決條件。但是僅僅這種自1960年後就停止的援助並不能解釋中國的成功。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重大成功竟都是在"文化大革命"引起的混亂的背景下取得的。眾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給中國軍工綜合體造成嚴重破壞。

"兩彈一星"至今仍是中國政府成功實施新的創新項目的模式。該計劃被視為國家成功實施創新管理的典範,中國政府最近的許多舉措都是為了再現這一典範。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