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發展引人矚目:它可以替代動物肉嗎?

CC0 / / 人造肉發展引人矚目:它可以替代動物肉嗎?
人造肉發展引人矚目:它可以替代動物肉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今年五月份, “李嘉誠投資人造肉”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大眾的好奇。在當下豬肉價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暴漲的情況下,人造肉的發展也越發引人注意。深圳齊善食品產品與市場部高級經理周啓宇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在中國人造肉無法替代動物肉,它只是動物肉之外的一種健康食品。

俄羅斯生產出廉價人造肉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生產出廉價人造肉
據周啓宇介紹,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主要由大豆蛋白製成,被稱為"植物肉";另一種是利用動物乾細胞製造,被稱為"細胞肉"。以"植物肉"為例,他說:"人們對‘植物肉'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障礙。人造植物肉是人類利用植物蛋白,按照人類的營養需求,形成的一種創造性的全新的食物,是在豬肉、牛肉等動物肉之外的一種對肉製品的補充,因為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是一種健康食品。"

"乾細胞人造肉距離我們的生產和日常消費還有很大的距離,而離我們消費者比較近的、發展前景最大的是‘植物肉',即大豆蛋白人造肉。" 周啓宇說道。

而植物人造肉的發展前景更大是因為 它的優勢明顯,周啓宇稱:第一,"植物肉"可以按照人類具體的營養需求來進行營養干預;第二,"植物肉"可以有效地減少或者控制生產的環節,而避免動物生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生產風險或是健康風險;第三點,大豆的產量足夠大,生產週期短,所以"植物肉"的原料獲取容易,供應更便捷。

周啓宇強調:"在突發情況下,如果某個地方突然需要一批肉,相比於動物肉需要相對較長的生產週期,植物肉可以快速地進行供應。"

而與優點相對應的就是,"植物肉"也有不可避免的兩大缺點,一個是原料具有不穩定性,另一個是育種技術的缺陷。

他說:"因為‘植物肉'依靠的主要是大豆蛋白,而每一批大豆的成色並不均勻。原料的不穩定性,就可能會導致生產成本的提高。第二點,大豆主要是用來榨油的,它本身的用途並不是為了提取蛋白質,所以目前的育種技術主要是為了讓大豆的含油量更高。所以需要更符合‘植物肉'需求的育種技術,現在各個國家都在爭取突破這一點。"

對於大眾來說,最關心的是人造肉和動物肉的口感和味道的差距,周啓宇明確表示,人造肉和動物肉在味道上確實是有一些差異 。

他說:"我們把植物蛋白從橢圓形的球狀性蛋白慢慢地拉長,變成長鏈性蛋白,目的是去模仿肉的結構。但是植物蛋白始終沒有完全做到跟動物蛋白一模一樣的程度,只是在不斷地靠近。所以,在口感上無法做到跟肉一樣的口感。"

除此之外,周啓宇還強調,人類對肉的風味研究比較基礎,需要更多地研究,找到更多影響肉類風味的因素,從而讓人造肉更快地完成自身的進步。"現在據我們所知真正影響肉類風味因子大概有1520多種,我們現在的調味技術主要是模仿1500多種因子中的三個主要因子,而其他的很多次要性因子實際上還需要更深的研究。"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