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大學的專家們承認,中國的貸款幫助了其它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從而戰勝落後狀態。但是,學者們也對這些國家因沈重債務負擔而使本國金融穩定性出現可能風險發出警告。從2000年開始,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債務增加了10倍。按照基爾大學的研究,現在發展中國家欠下中國大約3800億美元,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欠下巴黎俱樂部債權國的債務只有2460億美元。
無疑,中國是在商業條件下發放系列貸款的: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斯里蘭卡由於諸多原因無法償還貸款。要知道,貸方和借方關係中向來都存在這種風險,而且雙方均有可能受損。例如,中國貸款的最大接受國是委內瑞拉,自2007年起,委內瑞拉陸續獲得中國670億美元貸款,貸款抵押是委內瑞拉的石油。但隨著這個拉美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加劇,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也下降了,因此現在償債的可能性--不管是資金還是實物,都成了某種問題。
最後,中國所累積的主要對外貸款絕沒有發放給窮國。按照基爾大學的計算,如果最窮國家欠中國3800億美元,那麼剩下的4.5萬億美元貸款都去了哪裡?基爾大學的專家們解釋說:其餘貸款部分是中國各銀行大規模購入的他國債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奇淵說,最大的債務國可不是甚麼吉布提或者埃塞俄比亞,而是美國。
徐奇淵說:"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所基於的主要數據來源是美國威廉·瑪麗學院AidData數據庫。這個數據庫通過蒐集公開信息錄入數據,當中不可避免有很多誤解。比如中非峰會,中國宣佈對非洲的一攬子援助、貸款金額,然後在後續落實過程中還會有相關新聞報道,AidData的統計方法會將這些金額紀錄2次,甚至多次。因此,基於AidData的分析會產生比較嚴重的誤導。但是,這份報告、包括AidData,也對中國方面的數據公開透明、與國際接軌提出了要求和挑戰,中國會正視這些問題,並努力做出積極的調整。中國對應的最大債務國,不是發展中國家,而恰恰是美國。中國擁有美國1萬多億美元的國債,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也是中國,我想這並沒有影響到美國的金融穩定。"
徐奇淵說:"為甚麼中國如此積極地向其他國家放貸?這涉及到開放宏觀經濟學中的基本概念--一個國家的淨儲蓄。中國的儲蓄率高,整個國家存在淨儲蓄。這些淨儲蓄,最終表現為對外投資、對外貸款。世界上其他所有淨儲蓄高的國家,比如日本、德國,都擁有較高的對外淨投資、對外淨債權。所以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儲蓄率較高。而同時淨儲蓄不可能投資於國內,只能投資於國外,簡單說,就是中國生產的財富,國內用不完,只能往國外投。但是高儲蓄率取決於很多慢變量,在長期發揮作用,在短期作用不那麼明顯,例如:人口結構、消費傾向、財政政策的傳統框架等等。"
對其它國家來說,中國貸款的條件比西方融資的接受度要高得多。要知道,通常來說,中國不對出借款項附加政治條件,也不指示對國家支出實行何種社會政策,等等。中國唯一的條件是:在提供貸款的同時,也要求本國公司參與項目。這樣,中國找到了資本的著力點,由此避免國內生產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