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日報》公佈的信件中可以看到,格雷內爾強調,與中國公司合作可能“對美國和盟國之間通信的保密性構成威脅“。這位外交官還要求德國不要允許華為或由中國政府控制的中興參與對情報部門具有重要意義的安全通信系統的建設。
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國大使的行為本身顯然表明,美國正在竭力把北約盟友拉入向中國施壓的行動中來。另一方面,來自美國的不斷加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壓力也反映出,美國人對盟國願意無條件地參與美中對抗而損害自身利益,沒有信心。看來,這封信本身與默克爾最近宣佈的立場有關——她原則上不排除德國與華為合作,但她表示,為此需要中國公司保證不會與中國政府分享數據。
最近德國聯邦網絡監管機構公佈了一套有關5G網絡建設的安全標準。其中並沒有針對華為的措施。這表明,德國政府尚未做出是否允許中國公司建設5G網絡的決定。顯然華為的其他歐洲合作夥伴也可能面臨同樣壓力。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院的一名官員報道稱,華盛頓正在歐洲積極活動,以阻止歐洲國家使用中國公司華為的設備來創建5G移動網絡的基礎設施。
俄羅斯專家安德烈·卡爾涅耶夫指出,華盛頓之所以如此緊張並竭力對盟友施壓,正是因為美國人很難拿甚麼來應對中國在高科技領域里的領導地位。
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汪曉風認為,美國故意把德國內部的爭論拿到公開場合,企圖對其施加影響。汪曉風說:“美國提出這樣的警告可能把德國內部的協商或是討論公開化了,美國是這樣一個意圖。如果德國採取了使用華為構建它的無線通訊基礎設施的話,美國認為,這會破壞北約情報共享過程中的完整的通訊信息的可能性,所以它提出警告,這是美國的邏輯。”
此外,汪曉風從目前出現的這種局面看到了華盛頓一味爭當西方世界領導地位的企圖。
汪曉風說:“美國一再強調不能用華為,實際上,第一,就是前面說過的,它要減少作為情報獲取不利的可能性;第二,作為整個西方,特別是北約體系的公認的或是它自認為的領導者,它不願意出現一個‘不聽話’的趨勢,特別是具有影響力的一些盟友。美國現在是在和中國華為的博弈當中的關鍵角色,如果脫離了這個關鍵時刻,自己的盟友做了一個站在博弈的對方的選擇,這樣會讓美國對盟友體系的控制力或話語權的下降,技術上有可能性,但從政治上、外交上、心理上它不希望盟國體系里的德國站在它正在博弈的對方陣營中。美國認為一旦德國選擇華為或是哪怕選擇華為的一部分,都是對美國領導地位的傷害,所以美國不想失去對這些行業的控制。我覺得,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處於矛盾中,因為美國肯定誇大了這種威脅。華為本身實際上沒有這種可能,美國也拿不出任何證據證明華為在與其他國家或西方國家的合作中將相關數據提供給相應的政府。美國確實沒有證據,目前來說,從華為自己的宣稱來說是沒有證據的。”
北京已經注意到華盛頓企圖將華為從西方市場排擠掉的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週二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絕大多數國家也都是能獨立自主作出政策選擇的,包括在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