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重大事件的慶祝年(改革始於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由此,國內外就中國的改革前景和向何處去問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討論。
2018年,習近平未參加達沃斯論壇。他的緊密支持者劉鶴代表中國參會。2018年3月,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參加達沃斯論壇時,他任職中共中央財濟問題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論壇上宣佈,為保障經濟高質量增長,中國應進一步依託改革,而且要比之前更為深入、更為根本。劉鶴還指出,有可能,中國借助於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活動,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方案,這些倡議要比國際社會預測的走的更遠。
毫不奇怪,整整一年中,各經濟領域和國家管理中的進一步改革是中國的中心議題。習近平主席在各種講話中,其中包括在4月份的亞洲博鰲論壇、10月份南方考察和世界最長的珠港澳大橋通車開幕式演講中,也談及國家領導層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必要性的堅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觀察者和專家都認同,中國在過去一年中深化改革實踐方面取得了突破。但要明白,中國現任領導層面臨經濟領域新的複雜挑戰。現階段,已經習慣了的方法和實踐,正逐漸失去自己的潛力。諸多不確定因素中,首當其衝的是中美貿易戰。貿易上的矛盾,也許並非是簡單的關稅摩擦,而是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相互關係進入到新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習近平在演講中還列出其它同等重要的原則:1. 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即摸石頭過河);2.頂層設計。
此番論述,為有關現發展階段是否該放棄改革政策初始階段的一系列原則定了調。其中,習近平執政開始的4-5年中,學術圈曾有過可能逐漸放棄鄧小平時代口號的爭論。具體內容包括,鄧小平外交上的"韜光養晦"和內政上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看法是否過時。再有,很多人當時認為的"摸石頭過河"(大膽試驗,不拘泥於意識形態限制)的看法已經不符合現實情況了。但在官方層面,還是給出清晰的解釋:領導層不認為有必要脫離鄧小平模式。
考慮到中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也許,逐步脫離"中國改革設計師"的部分遺產,在執政階層看來確實是理性的選擇。但不管怎樣,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週年會議上的演講顯示出,官方層面認為,這種變化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