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接受德國《世界報》採訪時宣佈,中國與德國保持的緊密關係,是與任何國家所沒有的。大使強調說,可以期待,峰會的主題之一是中國市場開放問題。對於外國投資商來說,中國市場完全開放需要時間。史大使指出,德國擔心中國投資商兼並其戰略企業的擔憂是“毫無根據的”。他強調,在被兼並公司中,德國經理人佔多數。這些公司從中國獲得更多的訂單,而且完全進入了中國市場。
俄羅斯科學院歐洲所專家弗拉季斯拉夫·別洛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總體來說,德國商界對與華合作水平是滿意的。
他說:“這一組合中,一切都並非簡單。但與德國大商界代表交流,我覺得,他們對與中國合作總體上是滿意的。同時也要明白,美國人在這裡還是有形無形地存在的。可以理解的是,目前中美貿易戰給中歐走近客觀上創造了前景。但不管怎樣,各方對未來戰略合作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前景上,如果中美之間的衝突競爭依然存在,那麼很自然地,中歐在客觀上將鞏固雙邊關係。當然,這一過程還將伴隨某些衝突區域的出現,每一方都想討價還價或者為自己確定這樣或那樣的優勢。”
歐洲和中國都遭受來自美國的強勢壓力,這使雙方成為抗擊貿易保護主義中的自然夥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徐飛彪這樣認為。
他說:“歐洲目前面對的美國壓力絲毫不比中國小,只會更大。談到歐洲在對華合作中是否會考慮美國因素這個問題,歐盟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對美國根本談不上害怕,決定歐洲與誰合作的最根本因素永遠是利益。也就是說,符合歐盟的利益就合作,不符合利益就抗爭。實際上,中歐之間的貿易流量大於歐美,中歐的合作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英國退歐,可能改變歐洲人競爭中國市場的力量對比。俄羅斯科學院歐洲所專家基拉·戈多瓦紐克這樣認為。暫時還不清楚,英國退歐後是否能夠自行與中國構建關係。這是中國-英國-歐盟新三角關係中的主要問題。
他說:“當然,英國對中國非常感興趣,對中國的投資和發展與華關係感興趣。在英國宣佈從歐盟退出時已經這樣宣佈過。這種想法還體現在‘大英國’和與中國建立‘黃金時代’的口號中。但是,只有在英國從歐盟‘硬退出’時,這種關係才有可能順利發展,可使英國解除掉所有目前捆綁其與中國貿易的限制。如果與歐盟依然保持現有關係,那麼貿易政策的獨立空間將是狹窄的。英國仍然與歐盟保持在統一海關聯盟內,將不得不屈從於歐洲貿易和海關政策,不會有任何貿易獨立性。在此條件下,英國與歐盟成員國針對中國市場的競爭將依舊保持在歐盟法律框架內。這樣將出現可笑的局面:英國將從歐盟退出,但還將在其內。”
顯然,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和不確定是否擺脫貿易戰條件下,中國將提高鞏固與歐洲國家合作的積極性。考慮到歐盟領導層政治特性,中國歐洲外交的優先方向將是發展與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係,其中包括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