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著名政治學家、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副總裁納丹·烏尼克里希南(Nandan Unnikrishnan)認為,還不能排除華盛頓對新德里推出制裁措施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依然存在。不久前五角大樓首腦馬蒂斯已再次提請注意這一點。另一方面,印度同樣多次確認,不準備放棄與俄羅斯的高射導彈交易。"
印度與第三國軍事合作的不確定性恰恰證明,美國和印度的戰略利益並不完全吻合。總體來說,兩國關係中存在著複雜的因素:既有利益相似性,也有分歧的存在。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張家棟這樣認為。
他說:
"美國和印度的戰略意義有相似性,相似點在於針對中國,美國要打壓中國,印度也要找一個力量來平衡中國的影響,因為現在中印之間的力量差距比較大,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美印兩國有共同點。但是美印兩國也有差異,美國試圖把印度完全拉上自己的戰車,想把印度當成美國的小兄弟。在對付中國方面,美國希望印度完全聽從美國的指揮,在這個問題上印度是有不同聲音的。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以為自己是個世界大國,不願成為任何一個大國的附庸。也就是說,日本願意接受的與美關係,印度絕對不能夠接受。所以,印度一方面拉近與美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和俄羅斯的關係。甚至美國要求印度停止從俄羅斯購買武器,印度也是反對的。這就是印度和美國之間的戰略差異。另外,現在印度發現美國的可靠度在下降,過去當美國的盟國,可以從美國得到很多優待,現在美國到處敲打盟國、勒索盟國,這樣印度對美國就更警惕了。所以兩國有共同點,差異也很清晰。"
衛星通訊社就美印啓動"2+2"模式是否對中國產生某種威脅的問題,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沈世順進行了咨詢。
他說:"美印‘2+2'會談,我們不反對,但應當指出,搞任何活動,都不能侵害他國利益。防務合作主要是增加兩國信任,而活動也不破壞地區穩定,總的來說是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而不是在本地區攪混水,危害他人利益,也不能針對第三方。我們認為軍事方面的合作是國家間增加互信的好事情,我們希望這樣好的事情不影響第三方,而其他國家也不把此事看成是對他們的威脅。具體怎麼做,取決於美印兩國,其他周邊國家都在睜大眼睛看他們怎樣行事。"
他說:"我認為,和印度合作不是美國的特權,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其他國家也有權搞合作,不能說美國和印度合作就是好的,別人和印度合作就是有邪惡的目的,就像中國老話說的,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美國施壓顯然是不應該的。周邊國家和印度合作,也是雙方商定的,也有利於增進互信和安全合作、有利於反恐、有利於地區穩定。只要產生的是積極效應,合作就是健康的,受歡迎的。只要是積極的合作,就是無可非議的。"
不管怎樣,還是存在這樣的令人憂慮的要素:如果某國行動令華盛頓不滿,那麼華盛頓將忘記合作日程,開始使用制裁這樣的詞句。專家張家棟就美印關係問題向衛星通訊社這樣評論道。
他說:
"印度與美國在相互博弈,博弈了很長時間了。一開始印度已經做出一點讓步了,印度從伊朗進口石油削減了三分之一左右,是為了回應美國的壓力。但印度確實不想削減,因為從伊朗進口石油價格比較低,各種條件比較好,對印度非常重要。所以印度對美國也非常不滿意,覺得美國非常不考慮印度的疾苦。美國對印度也不滿意,認為印度腳踩兩只船,跟美國的敵人打交道。所以雙方在這些方面分歧矛盾很清楚。這次對話期間,如果說美國會不會減少壓力,美國和印度雙方事實上都有向對方讓步。美國現在在用很多方法威脅印度,甚至威脅如果印度不聽美國的,美國要在美元匯兌、國際結算方面來制裁印度,這都已經不太像一個友好關係了,有的時候甚至像敵對關係,這在印度人心中留下的陰影很多。現在印度比較弱,有的時候美國壓一下,它也聽從,但印度人內心深處很不願意接受任何方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