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經濟依舊對華依賴嚴重。據畢馬威資料,該國出口中的36%是發往中國。澳大利亞從中國的進口商品量也最多。此外,兩國之間還簽有自貿協議。實質來說,正是借助於與中國的積極貿易,澳大利亞才能夠消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並在沒有重大損失情況下從危機中走出。最近10年時間里,兩國經濟關係發展迅猛。但去年年末,關係開始變差。
這一切源於澳大利亞反對派工黨成員薩姆·達斯季亞里辭去參議員職位。該議員被指控在澳從事親中國院外活動,儘管並未找到他與中國政府之間有關係的確鑿證據。只是中國商人黃向墨曾為工黨基金會獻金,由此引發達斯季亞里反對者們的不滿,這位年輕政治家不得不辭職。
但事情並未就此了結。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開始推動修訂法律,禁止外國向政治機構獻金。此外,特恩布爾還呼籲建立外國影響代理人清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去年12月在評價澳總理指責時指出,中方對這些毫無憑據的聲明感到震驚,並建議澳大利亞政治家們放棄冷戰思維。
這樣的結論依然於事無補。就像俄羅斯黑客捲入美國大選這種沒有任何確證的情況一樣,在西方國家,這種看法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中國影響代理人說詞,也得到澳大利亞特權階層的認可。當地媒體似乎找到中共中央統戰部在澳大利亞大學生中秘密工作的蹤跡。有關中國影響的妄想症還傳播到了國外。2017年9月,新西蘭媒體發現,當地華裔議員楊建在來新西蘭之前填寫移民文件時,並未說明他曾是中共軍事偵查部門的軍官。由此,新西蘭特工部門對這位議員產生了興趣。楊建自己則認為,指控者們是種族主義。
顯然,此類指控對國際關係不利,其中包括對經貿合作不利。毫不奇怪,根據2017年結果,中國對澳投資在此背景下下降了11%,高達103億美元。這是這些年里的最大降幅。而且,據畢馬威統計,下跌中的89%是基礎設施投資。這些投資,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崗位有促進作用。經貿合作下降,肯定對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沒有好處。要知道,兩國經濟相互非常依賴。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這樣認為。
他說:"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中國目前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澳大利亞農業、礦產等優勢產業的市場都是中國。由於澳大利亞的產業結構不是很完善,該國的日用品、電器等大部分也都是進口自中國。可見,兩國的經貿關係十分緊密。其次,中澳自貿區已經成立。中澳自貿協定是我國首次與經濟總量較大的主要發達經濟體談判達成自貿協定。近20年來,澳大利亞都非常重視發展對華關係,中國也十分重視與澳大利亞發展關係。可以說,兩國在經貿、人員往來、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接觸都很深入,雙方的合作也是互利共贏的。但是近兩年來,澳大利亞新政府的確在對中國有一些偏激、有失公允的表態。這其中受美國的影響其實非常大。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尤其是國家安全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澳大利亞這種安全上靠美國的國家,還是會在很多方面‘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加之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後與中國產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難免為了迎合美國而攻擊中國。再次,我認為中澳關係中近兩年來出現的矛盾不會持續下去。因為澳國內也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對華言論。尤其是當澳大利亞人逐漸意識到,當前對華政策會給中國企業在澳投資造成負面影響,他們的態度也會轉變。總體而言,中國和澳大利亞繼續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是大趨勢,符合兩國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