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榮再次重申了中國官方的立場。就中國和梵蒂岡關係中宗教問題的討論仍在繼續,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間,中梵關係專家斯坦尼斯拉夫·斯特列米德洛夫斯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在他看來,中國和梵蒂岡都受到強大的國際壓力,而且這種壓力隨著雙方的不斷走近而變得越來越大。
坦尼斯拉夫·斯特列米德洛夫斯基說:"如果中國與梵蒂岡達成一致,如果它們開始外交接觸,不知道中國的鄰國,東南亞國家該怎樣想。因為不管怎樣,中國將因此給自己加分。應當說,這是個互利的進程。在梵蒂岡就羅馬教廷在對華關係上應該做出多大妥協問題,包括也許最主要的問題--主教任命問題,也存在各種觀點。"
中國政府不會把主教任命權利全部交給梵蒂岡,並非史無先例。例如,18世紀奧匈帝國同樣拒絕羅馬教皇提出的主教人選。許多西方天主教國家,並非社會主義國家,也都曾經掌握主教任命權。中國的做法沒有甚麼意外,這裡沒有甚麼超自然的東西。
![羅馬教皇 羅馬教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506/52/1025065259_0:0:4146:2730_600x0_80_0_0_f868ad798a414460fe318ff49a9a48f0.jpg)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宗教問題研究中心專家鮑里斯·馬雷捨夫認為,羅馬教廷承認中國主教,將是推動中國大陸同梵蒂岡關係前進的巨大動力。這種承認將是雙方正式建交的自然和符合邏輯的一步。
鮑里斯·馬雷捨夫說:"梵蒂岡無疑願意實現關係正常化,因為這關乎它的威望。也不要忘記中國有龐大數量的天主教徒。這對它來說也非常重要--獲得這些人,使其教規統一。因此許多政治學家有關梵蒂岡對同中國建交不感興趣的結論,根本就與現實不符。梵蒂岡非常感興趣,中國也一樣。可見,前景非常明朗。"
楊勉說:"中方對涉及中梵兩國關係的問題曾有過多次表態,而且國內外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多次報道,兩國關係的走近並不是空穴來風。但是現在既然官方還未發佈明確的相關消息,就說明雙方之間可能還存在一些尚未完全得到解決的問題,仍需要進一步討論,有些細節仍需進一步處理和敲定,因為兩國建交不僅僅是達成協議這麼簡單,很多外事問題的處理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只能說,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會得到妥善解決,但具體的時間,甚至具體到哪月哪日是無法回答的。"
塔季揚娜·佐諾娃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重點強調方濟各任教宗以來的中梵關係的順利發展以及北京在主教任命問題上迎合梵蒂岡的舉措。
塔季揚娜·佐諾娃說:"簽署主教任命協議,當然還需要一些時間。自然,之後將確立外交關係--雙方對此都感興趣。我不隱瞞,在天主教主教中,今天的羅馬教皇及其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但看認為,並沒有僅僅因為有駐台灣‘大使館'而反對中國大陸的具體行動。"
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各宗教在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流交往,建立、發展、鞏固同海外宗教界的友好關係,週二中國國務院發表的《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中強調。與此同時,對境外組織和個人利用宗教企圖顛覆中國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並將依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