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王毅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打算利用改善南海地區局勢的"黃金機遇"。但在英文《環球時報》刊登的文章則指出,包括美國和印度在內的域外國家的干預有可能成為爭議地區面臨的嚴重挑戰。
就在幾天前新加坡交通部發佈調查報告稱,2017年8月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美軍"約翰·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與民用油輪相撞事故是由美艦錯誤操作而致。這再次證明瞭為有關各方制定明確行為規則的必要性。而左右印度立場的主要因素是中印關係的特點以及兩國的邊界爭端和對世界其他地區局勢看法上的分歧。中方也默認這一點,至少一些專家認為,北京與新德里有必要開展對話。當然,在消除南海複雜局勢方面,主要還應依靠中國與東盟合作機制。
2017年5月中國與東盟國家正是通過了"南中國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但它並不是一份必須執行的文件。中國認為,這次東盟國家軍方在新加坡的會晤的著重點是正確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沈世順就此指出,
"東盟國家作為南海涉事國,其軍方關注南海局勢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中國的出發點是一致的。而且南海地區的穩定,必須依靠中國和周邊國家一道合作共同來維護。同時,要防止區域外的勢力在其中挑撥離間、製造麻煩、從中漁利。中國一直致力於促成‘南海行為準則'的簽署,現在各方就一些基本原則達成了框架協議,這也是一個進步,但是還有一些具體的內容和條款需要和周邊國家進一步磋商,尋求符合共同利益且有利於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內容"。
其他中國專家也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在中國與東盟國家對話中必須把重點放在地區安全和穩定的問題上,同時努力消除任何可能破壞局勢的因素的作用。一些中國學者主張擴大中國同東盟在南海旅遊、環保、海上搜救、油氣資源利用等領域的切實合作。沈世順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也表示支持這些建議。他說:"上述方方面面的合作的確是很好的選擇,也是中國一直在努力推動的。南海問題存在爭議,但是這不妨礙合作,各方在合作中互信的增強,一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