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智庫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認為,綠色經濟和旅遊是中格最具前景的合作方向。
王志民說: 首先,格林納達是一個農業國,當地是熱帶雨林氣候,主要農產品肉豆蔻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的農業技術是比較先進的,中國以佔世界約7%的耕地養活了超過世界20%的人口。而且中國這樣的大國,學科研究齊全、扎實,我們有專門的熱帶農業研究機構,比如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兩國還可以在農業綜合體和綠色農業方面進行合作。所以,農業絕對是兩國開展合作的一個優先領域,擁有很好的合作前景,與中國的農業合作對該國的農業發展將是一個很大的推動,當然,對雙方而言也是互利共贏的。其次,我認為旅遊業也是未來兩國合作的一個方向。加勒比地區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加之當地屬熱帶雨林氣候,自然風光非常優美。眾所周知,中國也是一個旅遊大國,一方面我們能夠吸引眾多的旅遊人口,另一方面,中國選擇出國游的人越來越多。格林納達將來有可能會成為中國遊客的一個目的地。可以說,中國的旅遊到哪裡去,對哪裡就是一個很大的經濟推動。因為中國遊客出遊的購買力是很強的,如果到格林納達去旅遊的話,也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再次,無論是發展農業,還是旅遊業,整個的社會經濟發展都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就為中國與格林納達在交通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基礎。格林納達的國土面積較小,只要開展合作,這個國家一定能盡快發展起來。
中國之所以希望與格林納達和巴拿馬合作,實際上是因為格林納達位於海上貿易通道。有利的戰略位置也正是1983年美國入侵該國的原因之一。當時白宮將格林納達主島(位於邁阿密東南方向2500公里處)南端建設新機場視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這一基礎設施項目為曾對格林納達實行殖民統治的英國提議,由加拿大設計,古巴勞工施工。當時這條3公里長的飛機跑道之所以令美國政府不安,是因為它足以讓蘇聯大型飛機攜戰略物資起降,有助蘇聯提升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亞歷山大·哈爾拉莫夫指出,與此同時,美國如今已經無力阻礙格林納達和巴拿馬政府獨自制定國家發展戰略規劃了。
他說:巴拿馬和格林納達不久前同為美國軍事干預的受害者(分別為1989年和1983年),這使兩國惺惺相惜。兩國沒有忘記這一點,傷口尚未完全愈合。當時兩國如此依賴華盛頓,以至於兩國社會總有盡可能減少這一依賴以及與外界發展多樣化關係的要求。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十分關注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在幫助打擊殖民主義和武裝干涉方面。由此巴拿馬和格林納達政府就有了與中國合作的需求,需要中國的投資。中國則切實利用美國軍事入侵的強大道德因素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觀察員就此指出,今夏中國與巴拿巴恢復外交關係。三個多月後,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與格林納達情況相同,對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兩國雙邊合作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