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中歐峰會僅在北京“一帶一路”峰會後半月舉行。有望李克強將把握這個新的機會把歐洲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個全球性項目上來。由於各種原因,德國、法國、英國、歐洲委員領導人沒有參加北京峰會,僅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總理兩位歐洲國家首腦出席。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別洛夫指出,說歐洲對中國項目持“冷淡”態度是不對的。它得到了歐洲支持,但是暫時還不清楚該項目將如何具體實施。有歐洲人參與的此次峰會正是要討論這一問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認為,“一帶一路”同首先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的利益的對接,將是李克強此次訪問西歐的“熱門話題”之一。
陳鳳英說:“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歷來是不錯的。中國的‘一帶一路’論壇召開期間,正值德國舉行地方選舉,法國大選,英國舉行提前選舉,無法抽身來中國參加峰會。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主要是參加中歐之間的對話機制,促進中小企業合作,通報‘一帶一路’進展。中歐之間的‘一帶一路’合作是非常暢通的。李克強總理此次對德國的訪問是核心,因為德國是歐洲的‘三駕馬車’之一,中徳兩國之間有產業對接。歐洲對‘一帶一路’是很感興趣的,通過參與‘一帶一路’,歐洲的對外合作空間將大大拓寬。我認為,今後中歐關係不僅會正常發展,而且會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然而中歐之間貿易摩擦尚存。“鋼鐵戰”還在打,對中國“批購”歐洲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的股權的擔心越來越大。這都是中歐合作暫時難以越過的坎。每次峰會都要討論這些問題。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法國研究中心主任魯賓斯基指出,這一次又有了尋找妥協方案的新的原因,這就是美國試圖把自己的遊戲規則強加在它們頭上,即中歐都反對的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不排除中歐美三角關係中出現的這些新的現實,將能推動中歐投資協議談判。談判從2013年就已啓動,但因雙方存在分歧還在原地踏步。其中一個分歧就是,缺乏歐洲企業在華市場的自由化規則。另一分歧是,在歐洲人看來,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商品太便宜,很不公平,這剝奪了當地企業的競爭力。歐盟駐華商會主席哈伯恩在接受Bloomberg TV 採訪時說,“我們聽到了許多來自中國的好消息,像開放市場,將有更大的貿易自由。我們希望本週我們能有一個具體的結果”。
布魯塞爾峰會前夕,歐盟駐華商會發佈了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報告呼籲中國降低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消除投資壁壘。與此同時,歐洲在華企業的受訪結果表明,中國民營企業已大幅提高創新能力,特別是在切入市場和業務模式創新方面。它們在商品消費和服務市場實力雄厚。而歐洲企業的強項表現在工業產品領域。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哈伯恩在出席報告發佈會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對“新經濟”寄予希望,而創新正逐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崗位的新的支柱。中國民營企業的競爭能力大幅提高,它成了影響歐洲未來在華經商的問題,哈伯恩指出。報告還說,中國到2020年將消除同歐盟企業在創新領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