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七國集團的立場表示了強烈不滿,希望七國集團認清形勢並恪守在有關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
此次意大利七國集團峰會還在召開前,觀察家們就已經預測這將是多年來最艱難的一次峰會,因為在全球貿易和氣候變化問題上,首次出席峰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其他成員的分歧依舊。
政治學家別利亞耶夫就此評論道:“由於無論如何也要通過一個得到所有參加者支持的決議,所以不得不尋找共同的分母,能把七國集團聯合起來的文件。二話不說,中國因此成了‘眾矢之的’。都害怕中國的實力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國際著名經濟和金融機構不久前發表的報告都無一例外地指出,中國到2050年將穩居第一。第二將是印度,美國將退居第三,而西歐將退出前十名。自然這一趨勢不會停止,世界發展正朝這一方向發展,但是歐美會千方百計地去設置各種障礙。七國集團就成了這樣一股力量。但最主要的還是,反華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峰會的所有參加者聯合起來,幫助他們輕鬆地找到共同語言。”
德法英意加五國不僅在地理上遠離南海和東海。那裡的領土糾紛根本不屬於它們在外交上需要做出反應的首要問題。
軍事專家葉夫謝耶夫認為,美國是在利用七國集團峰會向中國施壓、支持日本。
葉夫謝耶夫說:“最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向中國施壓的是美國。一方面,它把習近平訪美行程安排得比較成功;另一方面,又在痛點上向中國施壓。美國將繼續奉行這一政策。在這種條件下,中國若能加強同俄羅斯的互動,那就是相當的理智,因為十分明顯,美國的全球對手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而且美國如果不是中國的對手,也是主要的地區競爭對手。在這種條件下,如果美國在峰會上不支持自己的盟友日本,那就奇怪了。但同時又很明顯,支持盟友不一定要到逼迫中國採取某些強硬回應措施的程度。我不太相信這一點。這是特朗普的策略:說得多,做得少。不管怎樣,我暫時還看不到美方的哪些行為會讓中國做出強烈回應。暫時還都是些最基本的施壓手段。”
中國外交部在回答七國集團對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關切時強調,北京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中方始終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當事國通過談判磋商,共同維護東海和南海的和平穩定,維護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海上航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