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羅德里戈∙杜特爾特下令在南海爭議島嶼部署軍隊,還稱計劃在6月12日菲律賓獨立日那天親自登上中業島,並在那裡升國旗。
莫斯科大學專家阿列克謝∙費年科認為,從菲總統的決定明顯可以看出,馬尼拉不想與北京陷入武裝衝突:
“杜特爾特的想法可以理解,即就爭議島嶼建立對話。目前所有有關各方都不想開戰,不想陷入正面衝突。目前各方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延後衝突可能爆發的時間。我說目前是因為爭端還可能進一步激化。但無論如何,中國和菲律賓都將面臨無處可退的局面。到時其中一方為了不丟顏面,可能就會發起軍事衝突。美國人也不希望南海發生大規模戰爭,因此他們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給菲律賓施壓。如果他們對菲逼得過緊,那麼局勢可能真的會發展到大規模戰爭的地步,而這樣的結果對美國盟友不利。美國認為,菲律賓現在還不夠強大。菲律賓的失利及中國摧毀菲律賓海軍對美國人又有何用?”
費年科認為,東盟會欣然接受菲律賓總統取消原定登島計劃的決定。東盟計劃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因此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破裂不符合該組織成員國的利益,而這正是美國所希望的。專家認為,接下來美國無疑還會支持菲律賓。他們想要建立一個遏制中國的包圍圈,具體是否涉及菲律賓、越南和日本,這已是細節問題了。同時北京知道,菲律賓難以控制,畢竟它與美國是軍事同盟關係。現在沒人打算破壞他們這層關係。而美菲同盟正是建立在軍事合作和反華“友誼”基礎之上。
“福米喬娃:畢竟菲律賓是東盟的輪值主席國,也就意味著,杜特爾特應展現自己的某種路線方針以及解決南海問題的新方法。他暫未制定好這一政治方針。菲律賓正好在研究解決這一問題的某種方法,正在試探東盟盟國的立場——他們是否做好了支持菲律賓反華情緒的準備。另一方面,杜特爾特在觀察中國的反應。這也說明瞭為甚麼杜特爾特從“去中業島”到“不去中業島”想法變得如此之快。東盟內部所有決定均是協商一致的結果,這是它相對於歐盟等組織的優勢。同時杜特爾特也知道,例如柬埔寨、老撾、泰國這幾個國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支持他對中國持尖銳立場,因此他在努力尋找折衷的行為方針。現在形成了這樣一個趨勢:東盟國家力求採取可使自己在地區大國之間保持平衡同時又能捍衛本國主權的立場。杜特爾特亦是如此。”
沈世順: 我認為,杜特爾特的此番表態不能說是示弱的一信號,這只是他的一種策略性考慮。目前南海涉事國都不採取挑釁性的舉動,而且中國還允許菲律賓漁民在黃岩島捕魚作業,這是中方的一種讓步。所以杜特爾特也不會愚蠢到為一些言論就與中國鬧翻的地步。發展對華穩定、友好關係是杜特爾特上台以來一直堅持的政策。但有時出於西方和國內某些反對派的壓力,他不得不在南海問題上發出一些看似與中國有矛盾的言論。我們既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無論他說了甚麼,這其中或許存在說給別人聽的意圖,並非他的本意。發展長期穩定的對華關係才是他的真實意圖,我們不要對這些做過分解讀。中方還是會繼續同菲律賓繼續發展關係,開展合作。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陸慷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樂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願與中國妥善管控分歧。陸慷表示,當前南海局勢持續向好,中菲關係快速健康發展。中方樂於見到菲方同中方進一步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動合作。進一步使雙邊合作造福兩國人民。同時,中菲關係向好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