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菲律賓是同中國在南海糾紛上比較較真的兩個國家。中國一直建議它們在雙邊基礎上解決所有分歧,而小國傳統上更願通過多邊談判。這是個由來已久的問題,但為甚麼現在又重提這個問題呢?而且是在最高級別的水平上?
關注南海局勢的人都知道,最緊張的時期是從5月中旬到夏季末。此時中國禁止捕魚,時常發生衝突,還同時能聽到各方對他方的指責,並給予對方外交壓力。通常,當秋天來臨時,腦子開始變得更清醒了,各方都開始妥協,明白自己的立場不可能緩和局勢,但到明年五月一切再重來。
糾紛各方在今年的“冷季”到來之前所處的背景有所不同。夏天國際海牙法院做出了有利於菲律賓的有關南海糾紛的裁決,觀察家們本來以為會有外交上的活躍並伴隨著軍事緊張的升級。然而國際社會對裁決的反應異常冷淡,而且新當選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也沒有借裁決對華施壓。相反,他表示願意恢復同中國的友好關係,秋天並成功對中國進行了訪問。
在此背景下越南面臨的形勢也不簡單,開始動用武力和談判一起上的慣用手段。一方面,在南沙群島部署Extra新式火箭炮,修建新的跑道。另一方面,在過去的數月中越領導人舉行過多次會面,包括不久前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越以及越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丁世兄(實為越南第五號人物)訪華。
值得指出的是,不僅中國成了越南活躍外交的對象,丁世兄訪華後又去了美國,在那裡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克里,並邀請美國未來總統(即我們現在知道的特朗普)訪越。就在這之前不久舉行了美越戰略防禦對話,而美國軍艦第一次停靠到了金蘭灣(也是在中國軍艦到來前不久)。
同時下幾盤棋,不僅是因為南海局勢進入“淡季”。下一個“旺季”有可能會更緊張,如果特朗普的亞洲政策更強硬。因此該地區的國家未來數月可能開始積聚更多的積極勢頭,以便後來有所收斂,免得將來冒更大的風險。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再次提議開始雙邊機制談判會很受歡迎。其主要障礙,甚至都不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潛力上的差別,而是它們之間缺乏互信。北京將很難說服越南和菲律賓:中方不會試圖在有利於自己的條件下去調節衝突。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