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就該協定的談判始於2013年7月,但至今未能就協定的200多項條款的任何一項達成一致。而已經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很有可能也不會被批准,因為該協定在美國國會遭到強烈反對,而兩位總統候選人克林頓和特朗普都反對該協定目前的版本。還知道,因該協定中存在有利於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也會在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智利國會遇阻。而在馬來西亞普遍有一種觀點,之所以簽署就指望美國的反對派讓其流產。這樣馬來西亞就能很容易推出該協定,或者僅履行有利於自己的條款。
白宮此次重申不會放棄這兩個協定,恐怕反映出華盛頓在其前景完全不明的背景下出現的恐慌和失措。
俄羅斯外交部所屬的外交學院當代國際問題研究所歐亞研究中心專家沃洛金在接受衛星網採訪時就白宮發言人西格爾諾爾斯的上述這番言論評論道:
“這份協定當前的這個版本沒有生命力,也沒有成功的機會。當然可以說服夥伴,但夥伴們看到奧巴馬政府就要離去,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授權了,也沒有能讓這兩個協定運作的資源。首先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內的這兩個項目的失敗不過是向中國表明,需要同亞太國家建立新型關係。這些關係對這些國家來說,應當是有利,有趣的。美國例子的重要性就在於,它給中國指出了同亞太國家構建關係時需要遵循的各種可能的途徑。”
而中國則力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國、十個東盟國家、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和新西蘭參與其中。不久前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艾博尼發表了一個重要聲明。這位全球第一大包裹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美國公司認為中國力推的項目是美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更現實的替代版本。
美國Smith"s Research & Gradings首席經濟學家麥克唐納也指出,向法國和德國這樣的美國歐洲夥伴,也越來越看好同中國的合作。有一種感覺,它們指責美國人搞貿易保護主義,或許現在更願再同中國的貿易中獲得好處,他說。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推測,即使像英國這樣贊同推出歐盟的美國永久夥伴,有時也在想:實施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或許會會損害國家主權和至關重要的利益。股市與管理研究所專家別利亞耶夫不排除中國可能利用英國退歐的機會。
他說:“日本曾把英國看成是自己如同特洛伊馬進入西歐的渠道。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正在討論英國融入歐洲大家庭的問題。現在,當退歐公決已成為過去,中國有可能會利用英國這個有著廣泛國際聯繫的世界大國,作為特洛伊馬,通過英國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並實現本國經濟全球化的戰略。”
就美國打算成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中國則借加強同加拿大的戰略夥伴關係進行強有力的回應。週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會晤後表示,雙方應當向國際社會發出明確信號:將共同保護貿易的自由化,打造便利投資環境。雙方宣佈,就為兩國自由貿易區建立加快技術和經濟上的準備工作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