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黃金時代”或無法重現,但英國仍堅持對華務實合作

© Depositphotos.com / Motortion中英“黃金時代”或無法重現,但英國仍堅持對華務實合作
中英“黃金時代”或無法重現,但英國仍堅持對華務實合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5.04.2023
關注
評論
英國外交大臣即將發表講話稱,孤立中國是錯誤的,不符合英國的利益。但在涉港、涉台、涉疆問題上,依舊態度強硬。鑒於這些分歧,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可能難以重現,但考慮到反華路線對英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倫敦可能會堅持與北京建立務實的經貿合作。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25日晚,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將不懼執政的保守黨內對華鷹派的壓力,發表一篇闡述政策的定稿演講,呼籲與中國建立“穩健和建設性”的新型雙邊關係。
週二,克萊弗利將在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發表講話稱:“對我來說,宣佈開始一場新冷戰,並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孤立中國,將是清晰且簡單的——也許甚至是令人滿意的。清晰、簡單、令人滿意但錯誤。因為這將是對我們國家利益的背叛,也是對現代世界的故意誤解。”
克萊弗利的盟友說,前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等對中國持強硬態度的保守派批評者可能會對這位外交大臣的講話感到不滿。
英國政府3月13日發佈更新的《安全、防務、發展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將中國定位為“劃時代挑戰”,而非“威脅”。北京的主要批評者鄧肯•史密斯呼籲蘇納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克萊弗利說:“任何重大的全球問題——從氣候變化到流行病防護,從經濟穩定到核擴散——都無法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得到解決。”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李冠傑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美國不斷聯合盟友試圖圍堵中國的背景下,英國外交大臣預計發表的上述表態透露出最重要的信號是英國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的,並不完全跟隨美國。
他說:“常見的誤解都覺得英國的政策受美國左右,美國制定了甚麼,英國就要跟著制定甚麼。雖然美國是英國的重要盟友,但是英國也會做出一些讓美國非常吃驚的事情,比如在卡梅倫時代,英國就直接加入了中國‘一帶一路’的投資項目。而這番即將發表的表態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一點:英國是戰略自主的,它有完全的自主決策權決定他們自己的對外政策往哪邊走。”
專家進一步指出,雖然克萊弗利主張對華接觸,蘇納克政府相比於之前的約翰遜政府、特拉斯政府強硬的對華政策略有微調,但是總體而言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李冠傑說:“在報道中,英國外交大臣強調的是在氣候變化領域跟中國進行接觸,這些在真正的雙邊關係中不是特別重要的領域,也就是說,他主張在不重要的問題上跟中國接觸,而在重要的問題上態度還是一樣的強硬。這種策略基本上彰顯在今年3月發佈的更新版《安全、防務、發展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中,其中確定了英國對華‘三步走’策略:第一,保護英國人的利益;第二,跟盟友一起對華採取強硬姿態;第三,即英國外交大臣現在突出的重點,對華接觸。”
本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中國後說,歐洲不應該因為台灣問題捲入中美衝突,跟著“美國節奏”走。他認為,歐洲應該“覺醒”並開始考慮自身利益。這雖然引發西方輿論的批評,但得到中方的支持,中國外交部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成功訪華,雙方達成重要共識,為深化中法、中歐合作注入新動力。堅持戰略自主將會贏得更多尊重、更多朋友,搞脅迫、施壓只會遭到更多的抵制和反對。
法國總統馬克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4.2023
專家:法國切身感受到成為美國的“跟班”並無益處
專家認為,英國並不是美國那樣的全球性大國,它是歐洲國家,要立足歐洲,而近期法國總統、德國外長先後訪華,跟中國密切往來,這些互動讓英國感到壓力,因此希望走對華接觸路線,避免自身利益受損。
李冠傑說:“最近歐洲兩大國的官員——法國總統、德國外長都到中國訪問,而且在經濟方面跟中國聯繫密切,英國人是比較務實的,他們也意識到需要跟隨這一步伐。因為英國是歐洲的三大國之一,所以它要打破自己所設定的圈子,突破自己原來的禁區。如果長期不交往的話,可能會導致誤會越來越深。現在由外交大臣來推動跟中國進行面對面的接觸或者進行某些方面的協商,這是一件好事。這對於消除誤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這些接觸是為了氣候變化,還是為了海洋保護等等,只要大家有共同語言,能夠溝通協商,總歸是對中英關係回暖有好處的。”
值得注意的是,克萊弗利的主旨演講將完全聚焦中國,他將制定未來一年改善與北京關係的交往計劃,同時堅稱英國不會放鬆警惕。他的講話還將列出英國與中國仍然存在分歧的領域,包括台灣、香港以及新疆議題。
就在幾天前,克萊弗利接受採訪時聲稱,“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符合所有人利益”。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稱:“英國外交大臣顯然應該好好補一補歷史課了。希望英方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保持清醒,謹言慎行。”
李冠傑強調,如果英國堅持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表態或行動,那麼它不可能跟中國發展務實的新型關係,因為對話、接觸的重要前提是相互尊重對方的利益。英國要意識到,被孤立在中國的貿易體系之外,對英國的經濟等其他方面的發展有很大的損害。
英國外交以務實聞名。英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之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訪問英國期間,中英達成共識,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啓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但自從“脫歐”之後,在對華關係上,英國一直表現較為強硬,且跟隨美國的傾向十分明顯。2022年11月,英國首相蘇納克曾表示,隨著北京對英國利益和價值觀的系統性挑戰日益尖銳,英國與中國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克萊弗利。王毅表示,中英沒有地緣衝突,經濟互補強,合作潛力大。克萊弗利表示,英方希望加強同中方互利合作,贊賞中國成功實現數億人擺脫貧困,認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符合各方利益。中國是有影響力的大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英方願同中方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
美國害怕中國反制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5.04.2023
美國害怕中國反制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