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中澳關係的緩和評論道,中國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政策的態度是非常清楚的。
黃衛平教授說:“這表明中澳貿易正在隨著雙邊外交關係的緩和而逐步解凍。當前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即無論對方持怎樣的立場,我們都採取主動的、開放的態度。實際上這一點不僅體現在中國對澳政策上,在很多其他外交政策方面也均有體現,比如日前我國對法國、德國等6國實施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沒有要求對等措施。應該說這是中國在現有條件下,向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邁進的一步。當然,除中方主動外,國際貿易也確實存在雙邊互動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在解除部分反制措施後觀察一下效果。根據目前的情況,如果中澳關係持續走向緩和,後續可能還會出台更加促進雙邊關係的措施。”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中心專家阿爾喬姆·加林表示,中國已表明願與澳大利亞相向而行,但前提是堪培拉也應採取友好舉措。阿爾喬姆·加林專家說:“澳大利亞配合中方的措施應該包括貿易以及軍事和政治領域。取消對澳大利亞多家屠宰場產品的出口限制,表明瞭中方對話的意願,也為澳大利亞進一步重建對華關係提供了機遇。現在還很難說中澳關係會發展和加強,因為過去幾年關係受到的損害是巨大的。 澳大利亞要做的事情很多,以確保其製造商未來能進入中國市場。首先,這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
阿爾喬姆·加林專家認為,澳大利亞需要中國遠大於中國需要澳大利亞。
他解釋說:“中國取消澳洲十分之三牛肉生產商的進口限制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件大事。而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克制和深思熟慮的政治步驟。 澳大利亞仍需要表明自己有能力在雙邊關係中採取務實態度,並避免對華進行政治攻擊。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爭奪,澳大利亞仍需證明自己可以與巴西和阿根廷等同樣的牛肉出口國競爭。澳大利亞此前的行為導致它與中國政治對抗,並對本國製造商產生了負面影響,因為這些企業主要出口中國。澳大利亞正在努力設法糾正這種情況,中國也在幫助它,但不可能在幾年內迅速恢復被破壞的局面。這需要極為認真的外交努力。澳大利亞的確願意與中國真正接觸而不是尋求短期利益。”
11月在北京舉行的中澳兩國元首會晤為中澳關係進入新階段奠定了基礎。 阿爾巴尼斯成為近七年來首位訪華的澳大利亞總理。 北京達成的協議重啓了一些此前被凍結的領域的制度性對話機制。 不過,澳大利亞對中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會做出怎樣的回應,至今還是個未知數。很明顯,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依然是澳大利亞支持中國申請的難以跨越的障礙。而澳大利亞想在這一問題上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最終只能阻礙與中國發展夥伴關係,並有可能會再次損害本國貿易和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