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報》的文章稱,中國或許將擴大自己在中東的活動範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今年年底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計劃訪華,屆時有可能將討論中國作為以色列和沙特關係調解人的問題。這兩個國家雖然早就有了交流渠道,但是還沒有解決全面合作所涉及的問題。今年北京已經表現出了在簽署被擱置數年的和平協議過程中的果斷支持行動。三月中國接待了來自沙特和伊朗的代表團。兩國在北京簽署了恢復關係的歷史性協議。利雅得和德黑蘭此前已經進行了近兩年的有關其條件可同時被雙方接受的條約的談判。眾所周知,正是沙伊兩國間的衝突形成了中東幾個聯盟的輪廓。兩國在不同場合進行了對話,包括在伊拉克和阿曼,但是最後在中國成功了。不過所有這些暫時還不意味著中國已經依靠外交努力而徹底把美國從該地區“擠”走了。美國中東研究所在六月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美中在該地區的共同利益“有著很長的名單”,其中包括維護能源的自由暢通,打擊“聖戰組織”,保護本來就脆弱的核不擴散制度,以及促進全面緊張降級。對中東國家來說,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的可能,不過是在妥協和維護自身利益之間保持平衡的額外工具,《獨立報》最後寫道。
白宮準備了一份限制對那些其至少一半收入來自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先進半導體的中國公司直接投資的總統令。《Vedomosti》報對此進行了報道。國家研究型大學高等經濟學院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列夫·索科爾西科認為,該總統令符合中美關係總的現狀。根據2022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國是美國的戰略對手。根據此文件,在所有關鍵經濟領域要遏制中國,包括在人工智能和先進芯片領域。在高科技領域為確保美國國家安全限制中國,只是類似場合的標準措辭,這位俄羅斯專家指出。而漢學家列昂尼德·卡瓦契契則認為,新的限制性措施更有害於個別的初創企業,而不是中國的大型技術企業。新令將對那些依靠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的中國公司產生影響,專家指出。中國今天主要集中生產前幾代被用在汽車和家用電器上的半導體,以爭奪先前各類生產商之間沒有差別的市場份額。北京會進一步尋找經濟措施來應對。其中包括進一步限制供應關鍵元件,例如,減少稀有金屬的出口,列夫·索科爾西科專家寫道。然而“斯科爾技術”基地的無線通信和物聯網國家技術倡議(NTI) 能力中心副主任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則認為,這些“寬松的制裁”更像是一個信號,而不是現實的經濟施壓工具。與經濟制裁不同,信號般的制裁沒有不良後果,而只是提升了政客們的支持率,西沃洛波夫說。
中國取消對多個國家團體游的限制,不僅是全球旅遊業的一件大事,也成了奢侈品行業的一件大事。據《專家》報道,近幾個月來一直下滑的奢侈品公司的股票突然大幅飆升。中國消費者佔LVMH、開雲集團、愛馬仕品牌總銷售額的近五分之一。據高盛估計,中國消費者佔歐洲奢侈品銷售的25%,其中包括遊客購買。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取消團體旅行禁令,會讓這些國家旅遊公司和奢侈品行業獲益。根據來自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統計數字,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游約4040萬人次,這些遊客主要前往亞洲,這一數據為疫情前的26%。 但去日本的中國遊客,僅是這個數字的一半——13%。2019年日本三分之一的海外遊客來自中國,他們的消費金額最高,達120億美元。專家們預計,團體旅行禁令的解除將迎來中國人在全球奢侈品消費的“第二階段”。
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便利調兵協定》已於8月13日生效。該協定不僅最大程度地簡化了兩國軍用飛機相互使用機場和船舶相互使用港口的程序,而且還包括武器進口。RT網站報道稱,澳大利亞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與日本在軍事領域達成如此廣泛協議的國家。上述協議是東京和堪培拉於2022 年 1 月簽署的,10 月雙方還簽署了最新的《日澳安全保障聯合宣言》。 東京和堪培拉簽署新的軍事合作協議是在澳美安全合作大幅擴大的背景下進行的。五角大樓主人奧斯汀也並不隱瞞這種合作的反華傾向。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諾夫指出,日本繼續奉行擴大軍事能力的政策,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瓦列里·基斯塔諾夫表示,日本、美國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摩擦不斷加劇,台灣問題是主要障礙。俄羅斯科學院安全研究中心專家康斯坦丁·布洛欣在接受RT採訪時指出,日本正竭力把針對中國的行動同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盟友同步。而華盛頓正是這些進程的推動者,日本仍然是亞太地區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故大力參與美國主導下的所有進程。康斯坦丁·布洛欣認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盟友的擴大肯定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中國的反應。據他預測,這可能會導致新的軍備競賽,進而削弱全球穩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