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戎專家解釋說:“當前菲律賓在歐盟貿易夥伴國中僅排第79位,佔歐盟整體貿易的0.4%,貿易額更是不到200億美元。並且在東盟國家中,菲律賓的經濟發展也遠不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而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超過8000億歐元。理論上馮德萊恩作為歐盟委員會主席,不值得為簽署所謂的自貿協定特意訪問菲律賓,這也是為何60年來都沒有歐委會主席訪菲的原因。換言之,菲律賓對歐盟而言在經貿方面不是那麼重要。
“馮德萊恩為了不那麼重要的自貿協定訪菲,有兩方面目的:一是為菲律賓政府撐腰打氣。當前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科斯有較強的反華和追隨美國傾向,眾所周知,馮德萊恩的表現一向親美;二是在菲律賓加速深化與美國、日本南海地區防務合作的檔口,以恢復一度中斷的歐菲自貿協定談判為由訪菲,傳遞出深遠涵義。另外,馮德萊恩訪問期間再次重申歐盟支持南海仲裁案‘判決’,毫無疑問,其訪問的政治目的遠大於經濟目的。雖然馮德萊恩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她的表態明顯針對中國,極具挑釁色彩,比如強調反對侵略、將菲律賓在南海的處境與烏克蘭相提並論等。其目的就是為了慫恿或支持菲律賓部分反華勢力繼續反華,以和美國遙相呼應。”
鮑里斯·古謝列托夫說:“馮德萊恩屬於歐盟絕對支持美國強硬政策的那部分人。所以她在菲律賓表明瞭這一立場。她的言論同美國的類似,但還不能把她的言論同整個歐盟對華關係的立場相提並論。馮德萊恩擔任歐盟高官,但不是她能決定歐盟的政策。她的觀點只代表歐盟那些一貫持反華立場的人的觀點。然而也有一些大國,例如法國和意大利,認為不應當在所有問題上挑釁中國,需要同中國建立良好的經貿關係。”
周戎專家說:“目前歐盟已經從最初的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為帶有集團對抗色彩的組織,特點日趨接近北約,在政治和軍事領域也明顯表現出向美國靠攏。馮德萊恩稱對印太地區緊張局勢感到擔憂,更多的體現了歐盟對印太地區的政治准入,以追隨美國的動作。這種帶有軍事性和擴張性的歐盟發展方向,無疑是非常危險的。我相信馮德萊恩這樣做,其個人色彩甚至大於歐盟的集團色彩。她的行為與其說是為了歐盟,不如說更像是美國的代言人。此次馮德萊恩的訪問可能會使菲律賓的某些右翼反華勢力或者親美勢力得到鼓舞,繼而掀起一些風浪。但是,當中歐關係、中美關係或者中日關係緩和時,菲律賓的這股反華浪潮可能又會相對平息。實際上中菲關係的好壞已經不完全取決於雙方,而是取決於國際大環境風浪的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