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氣候議程是內容豐富的交流平台,但只在雙邊關係兩和的情況下。同時,氣候談判與合作,無法改善總體關係,無法填補由於軍事政治領域的不信任、以及美國在經濟方面的摩擦和不公平限制而產生的空白,也無法彌補因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而造成的疏遠。克里訪華期間,中國週一髮布經濟數據。西方分析人士帶著某種幸災樂禍認為,中國很可能永遠不會成功,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無法成為富裕而發達的國家並超越美國。但另一方面,克里指出,中國已是富裕和發達國家,呼籲像發達國家那樣支出氣候議程所需要的資金。評估上的差異顯然引起相互不滿,因此,氣候議程無法成為可靠的和解工具,儘管正在討論這一點的事實是重要且積極的。再有,該領域像其它領域一樣,各方期望尚未實現100%的一致。”
他說:“中國非常希望遏制中美關係下滑趨勢,以避免李尚福所言的低谷在半年後比現在更低。因此,如果借助於美國高官和政治家訪華遏制這種下滑,不使雙邊關係更趨惡化,那麼對雙方來說將是好跡象。但是,很難看到可持續性和長期穩定的基礎。所付出的努力,也許會帶來短期效果,起碼在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激烈階段前。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台灣半年後也將迎來大選。顯而易見,美國總統大選將充斥著來自不同參選人的強烈反華論調。可以看到的是,中美兩國正盡最大努力穩定關係,但目前的情況很可能尚未走過這個最低點。”
中國專家錢峰指出,若雙邊關係重返正常軌道,那麼在氣候領域的雙邊合作也將取得突破。他說:“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也事關兩國發展和民眾福祉。近年來,中美雖然在其他領域存在不小的分歧和摩擦,但氣候合作一直是兩國合作的亮點。兩國通過有效合作和引領,曾共同推動達成了《巴黎協定》,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確定了方向。2021年11月,兩國又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上達成協議,承諾加強合作,限制排放,應對全球氣候危機。但因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極大破壞了中美兩國的合作基礎,中美氣候變化商談被迫暫停,責任不在中方。如果美國政府能夠按照去年巴釐島兩國元首達成的精神,致力於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重返正軌,中美氣候合作可期,也能成為中美合作的突破口和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