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軍事化或將對中澳關係重啓產生負面影響

澳大利亞計劃採購遠程導彈並生產制導武器。如果該地區發生衝突,美國可以利用澳大利亞建立指揮所。中澳兩國企業儘管存在政治問題,但都在努力開展合作。
Sputnik
澳大利亞政府已接受國防部關於對本國武裝部隊進行重大改革的重大建議。澳大利亞國防部這份國防戰略審查報告發表後,澳總理阿爾巴尼斯週一宣佈了這一消息。該報告指出,澳大利亞武裝部隊目前的狀況與其任務不相符合。報告建議政府增加遠程導彈和作戰無人機的支出,同時刺激制導武器的生產。
澳防長馬爾斯指出,澳大利亞 35 年來首次審查國防軍的任務。 他說,澳大利亞將把注意力轉向在敵人到達其海岸之前對其進行威懾,包括在海空和互聯網上。
報告稱,中國是目前二戰以來軍事建設規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國家。 這種軍事建設似乎是中國在印太地區戰略意圖缺乏透明度、具有模糊性的情況下發生的。澳大利亞軍方還認為,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威脅到該地區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因此會給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與澳大利亞努力排除雙邊關係發展中的障礙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中心專家阿爾喬姆·加林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澳大利亞以“中國軍事威脅”為藉口,企圖提升其地區軍事強國地位。
阿爾喬姆 ·加林專家說:“這次改革將重新調整澳大利亞的方向,使其能在遠離其領土的地方開展高強度軍事行動。中國正成為潛在目標,美國越來越多地拉攏盟友與其對抗。在外交層面澳大利亞發出的信號是放棄對中國使用‘強硬’言論,而軍方則試圖加強其作為軍事大國的作用,以遏制中國的影響力。此舉將導致該地區的軍事化,迫使中國完善其戰略武器,同時考慮到來自澳大利亞的安全威脅。 鑒於與澳大利亞的密切軍事聯繫和融合及其現代化能力,美國可能會在該地區發生潛在衝突時試圖將澳大利亞變成其控制下的臨時指揮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澳大利亞若根據國防審查報告調整國防戰略,顯然會影響中澳關係的良性發展,包括破壞當前兩國經貿關係的回暖氛圍,加深彼此的不信任度。
王義桅所長說:“澳大利亞是典型的所謂‘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國家。從經貿層面來看,澳大利亞國內的企業和利益集團感受到了近年來中澳關係惡化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因此工黨上台後一直推行較為務實的對華政策,嘗試與中國加強接觸,比如外長訪華、中澳領導人在巴釐島G20峰會上會晤等。但是在安全層面,澳大利亞仍然難以改變依靠美國的局面。”
澳大利亞願意和中國改善關係嗎?
王義桅專家指出,對美國的依賴正在促使澳大利亞對中國發表不友好言論,並計劃將外交政策軍事化。
王義桅專家接著說:“實際上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並沒有面臨多少威脅,主要問題在於美國要求其增加在印太地區的部署,以服務於美國的聯盟體系,對中國進行威懾或圍堵。這一局面也從根本上反映了澳大利亞的安全命運不能自己做主的處境。另外,澳大利亞動輒指責中國所謂‘軍事戰略不透明’或者稱‘中國日益增長的力量不讓人放心’,無非是一個藉口,借機配合美國打壓中國的戰略或進行軍事佈局。而且反觀美英澳,難道AUKUS框架下的核潛艇項目就很透明嗎? 澳大利亞是否能夠實現‘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外交平衡,恐怕還要取決於政府的能力。不排除澳方會對中方做出一些解釋的可能性,但總體上澳大利亞的安全論調對中方而言不友好。”
中澳之間有外交政策和戰略對話機制,有助於緩和雙邊關係中的緊張局勢。該機制上一次啓動是在去年 12 月。
與此同時中澳企業正利用既有渠道重啓經貿合作。上周中澳商界精英在北京舉行了2018年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戰略對話。來自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約 30 位商界領袖出席了此次會議,其中包括在西澳大利亞經營的中國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此之前維多利亞州工商代表團也借博鰲亞洲論壇平台加強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商務往來。
在北京舉行的對話恰逢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馬克·麥高恩訪問北京。中國副外長馬朝旭會見了這位客人。馬朝旭是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曾於 4 月 12 日在堪培拉主持政治磋商,成為六年來首位訪問澳大利亞的中國高級官員。馬朝旭向馬克·麥高恩保證,中方願同澳方一道,推進兩國地方務實合作,挖掘新能源、綠色經濟等合作潛力。
馬克·麥高恩表示,西澳願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中國大使: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