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半導體發展的限制

美國正在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遏制強度,同時刺激對國內芯片生產的投資。
Sputnik
據彭博社報道,所謂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現在為有資格獲得政府補貼的芯片製造商增加了額外的條件。例如,如果這些工廠以 28 納米或更小的工藝技術生產半導體,則在美國獲得補貼的芯片公司十年內在中國個別生產設施上的投資不得超過 100000 美元。 一般說來,此類產品在中國的擴產規模不應超過現有規模的5%。對於更成熟的工藝,即超過 28 nm,此上限定為 10%。而且,如果企業想在這個已經成熟的工藝流程上再建一些工廠來生產芯片,前提是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至少85%要供應國內市場。如果違反這些規則,公司將被剝奪補貼和其他優惠,例如稅貸,後者最高可達公司總投資的 25%。對於包括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在內的大多數全球領先的芯片製造商來說,新的芯片法修正案都極為不利。彭博社指出,三星、英特爾和台積電都在中國大陸設有製造工廠。今後,鑒於新的修正案,這些公司將不得不認真調整其生產流程以適應新的現實。美國還大大限制了科技公司與中國的任何合作範圍,即使是來自第三國的公司。不過到目前為止,新修正案還尚未生效。彭博社的文章寫道,仍有 60 天的公眾聽證期。
僅靠資金解決不了中國對美國芯片的依賴問題
然而,中國不會不戰而降。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負責科研的新黨組織——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以及科技部重組之後,一些中國芯片和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獲得了更大優勢。首先,這裡指的是獲得國家資助的程序。例如,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SMIC)、華虹半導體、華為以及北方華創和先進微製造設備股份公司等本土龍頭企業今後無需提供關鍵業績指標即可獲得國家財政補貼。此外,這些企業將在國家資助的相關研究項目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金融時報》寫道,這些公司將能夠獲得幾乎無限額的資金。但總的來說,公共投資的流量會變窄,資金會定點發放,只發放給那些最值得的企業。這是對前些年政策失誤的一種承認,大量資源投入到整個行業,但鮮有實效。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原因還在於,早期所有研究工作主要由學術機構開展,與真正的市場參與者相隔絕。 比如,中國從2006年就開始研發自己的光刻設備,甚至有樣機,但只限於理論。現實中沒有一家公司敢將這種技術引入生產。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最後寫道,今後半導體行業參與者的作用將得到明顯加強,理論上這應該會更有效地鼓勵他們自主研發。
中國拒絕美國伸出的和解之手
雖然中國大陸對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採取禁止立場,但香港卻相反,正試圖成為亞洲加密貨幣中心。據美國商業新聞頻道CNBC報道,香港政府計劃在6 月推出新的規則,根據該規則,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必須通過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相應許可程序。北京很可能決定讓香港成為“試驗區”,測試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各種解決方案。那些被證明是成功的可以擴展到中國其他地區。去年 12 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黃益平表示,北京應重新考慮其對加密貨幣的全面禁令。在他看來,如果長期禁止任何加密貨幣交易,中國可能會錯失數字技術發展的良機。 同時,一切還取決於香港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方式。 如果太嚴格,新的市場參與者根本無法把握機會進入香港市場。鑒於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加密貨幣中心,香港必須創造有吸引力的條件,例如在稅收政策方面,才能有競爭力。與此同時,所有行業參與者都同意加密貨幣應該以某種方式受到監管。 一是市場關係健康發展的需要。 其次,有必要給消費者信心:沒有明確的監管就不可能大規模使用加密貨幣。英國、歐盟和其他一些國家正在制定相應的立法。而美國對加密貨幣則採取強硬立場。 硅谷銀行、銀門銀行和簽名銀行最近的暴雷,在其貸款組合中擁有大量加密貨幣公司,這顯然不可能讓監管機構和消費者對該行業的可靠性充滿信心。然而,如果監管通過,它將向零售消費者表明加密貨幣市場正在變得有序。 CNBC 認為,這會很好地刺激市場的增長。
2022年度回顧
“深度沈浸”:中國是否需要元宇宙?
英國《衛報》報道稱,去年北京人口出現了 20 年來的首次下降。文章寫道,北京人口每千人減少了0.05%。專家們指出,這對於生活和教育成本非常高的首都來說是正常的。該報回顧說,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奉行計劃生育政策,直到 2016 年才取消。但這無助於提高出生率,因為現在的主要障礙不是行政障礙,而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很多年輕人寧願幹事業,也不想成家,認為結婚是一項非常沈重的經濟負擔。《衛報》總結道,在大都市,就業競爭激烈,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房,因此決定生孩子變得更加困難。
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