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1229/1046752550.html
“深度沈浸”:中國是否需要元宇宙?
“深度沈浸”:中國是否需要元宇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2022年12月29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12-29T14:58+0800
2022-12-29T14:58+0800
2022-12-29T21:19+0800
2022年度回顧
評論
科技
中國
未來
社會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816/95/1028169593_0:0:3067:1725_1920x0_80_0_0_1ad34a838c8670fa1bb2e12846060872.jpg
近年來,元宇宙現象掀起熱潮。最大熱度始於新冠疫情暴發,全球不得不重新審視在線教育、購物、遊戲,甚至像Zoom或騰訊會議這樣簡單的事情。當美國億萬富豪、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宣佈創建自己的元宇宙,甚至將其更名為Meta時,世界徹底發生了改變。在扎克伯格之後,世界主要科技巨頭都開始考慮創建虛擬世界。那時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對國內應如何發展元宇宙的認識。而為了防止中國的元宇宙徹底混亂,甚至還成立了元宇宙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規定,中國的元宇宙開發者不可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以實現項目貨幣化。而數字藏品可以出售,但只能使用人民幣交易。此外,中國計劃利用元宇宙來拓展社會公益可能性,讓更多人能夠獲得教育、安排會議和享受各種服務。根據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的數據,2021年,包括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巨頭在內的1582家中國公司申請了11404個與元宇宙有關的商標(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130家公司在扎克伯格發表這一劃時代聲明之前申請)。僅在2022年上半年,與元宇宙開發有關的職位空缺數量就同比增長了16.6%。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教授孔少華日前發表文章《“元宇宙”發展邏輯及其對數字文化消費的影響研究》,詳盡論述了元宇宙的本質以及該產業在中國發展如此強勁的原因。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今天的元宇宙不應被視為一種全新的和革命性的事物。在他看來,這是虛擬世界和數字化的合理髮展結果。孔少華說:孔少華教授相信,在未來,元宇宙就像第一批計算機一樣,有一天會成為我們進入數字世界的自然嚮導。他解釋稱:中國最大的元宇宙項目之一是百度早在2020年就開始研發的“希壤”。該平台計劃於2027年推出。這個元宇宙本身被設計成一個擁有眾多建築物的虛擬中國城市。通過這一平台,用戶可以參加會議、觀看展覽,接受教育和玩遊戲。一些真實的歷史遺跡,如少林寺,也被帶入虛擬世界。發展這一產業的動力來自於國家對推進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的呼籲。今年1月,中國工信部承諾發展一系列以元宇宙和區塊鏈為支點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為響應這一號召,中國一些城市政府決定開發自己的元宇宙。截至2022年8月,7省17市的地方政府發佈了建設元宇宙的計劃。浙江、山東、江西、河南、貴州、安徽和黑龍江都在打造自己的首批元宇宙城市。而這些項目的平均造價為200萬至2億元。河南力爭到2025年打造價值300億元的全國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地,培育10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元宇宙骨幹企業。而上海為了保持其中國最先進城市的地位,也在開發自己的元宇宙,預計到2025年其資本規模將達到3500億元。中國十大IT巨頭正在為該市開發虛擬平台。9月2日,第九屆中國產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在上海寶山區舉行,會上宣佈,到2025年,服務於寶山區元宇宙的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今天,除各省市地方政府外,一些大學也在打造自己的元宇宙。整個中國有幾十個這樣的項目。如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都有自己的元宇宙課堂或基於元宇宙的研究平台。例如,清華大學為學生開設了一整套選修課,在元宇宙平台上的虛擬現實環境中進行授課。課堂可在火星上、海底或史前世界進行,讓學生在視覺上沈浸在課程主題所需的環境中。技術使我們有可能把生活在幾百年前的歷史人物請進課堂。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是如何與學生交流互動的。然而,在參加選修課的受訪學生中,只有28%的人對這項技術的目前表現表示滿意。而這反映了當今“元宇宙熱潮”的主要問題之一。孔少華教授解釋說,儘管研究很重要,但今天的元宇宙在技術上還沒有發展成熟,尚未達到融入人們生活的程度,無法大規模使用。今天,元宇宙產業的繁榮源於跟風炒作以及企業和政府想要跟上全球時尚潮流的願望。這種對產業的熱情和資本投資有其自身的風險。他說:儘管如此,中國的元宇宙市場仍在繼續增長。國外專家也對其規模前景進行了評估。例如,今年9月,跨國銀行摩根大通的分析師預測,僅通過將貿易和服務轉移到元宇宙,中國的元宇宙市場規模就可達到4萬億美元。同時,他們還預言中國將有可能實現“任何事物”的數字化。摩根大通指出,預計騰訊、網易、嗶哩嗶哩、電子商務平台運營商Sea、魁匠團(Krafton)和萬代南夢宮(Bandai Namco)將在近期成為中國元宇宙市場的關鍵參與者,而中國元宇宙的發展將在短期內對技術、媒體和電信產生顯著影響。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21/5000-1037224276.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1209/1046241048.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27/1038556881.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816/95/1028169593_4:0:2733:2047_1920x0_80_0_0_c969f8a8a19147fd12acdf725a758f7f.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評論, 科技, 中國, 未來, 社會
“深度沈浸”:中國是否需要元宇宙?
2022年12月29日, 14:58 (更新: 2022年12月29日, 21:19) 評論
2022年是元宇宙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今天,不僅各省市政府,就連一些大學,都在發展自己的元宇宙。科技巨頭百度準備在2027年前創建一個成熟的虛擬中國。而就在近日,淘寶宣佈在春節期間推出首個元宇宙直播間。為何中國如此積極地發展元宇宙?廣泛運用這種技術會帶來哪些風險?還有,虛擬世界是否有可能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只會成為一個“貨幣泡沫”?
近年來,元宇宙現象掀起熱潮。最大熱度始於新冠疫情暴發,全球不得不重新審視在線教育、
購物、遊戲,甚至像Zoom或騰訊會議這樣簡單的事情。
當美國億萬富豪、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宣佈創建自己的元宇宙,甚至將其更名為Meta時,世界徹底發生了改變。在扎克伯格之後,世界主要科技巨頭都開始考慮創建虛擬世界。
那時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對國內應如何發展元宇宙的認識。而為了防止中國的元宇宙徹底混亂,甚至還成立了元宇宙專業委員會。
該委員會規定,中國的元宇宙開發者不可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以實現項目貨幣化。而數字藏品可以出售,但只能使用人民幣交易。此外,中國計劃利用元宇宙來拓展社會公益可能性,讓更多人能夠獲得教育、安排會議和享受各種服務。
根據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的數據,2021年,包括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巨頭在內的1582家中國公司申請了11404個與元宇宙有關的商標(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130家公司在扎克伯格發表這一劃時代聲明之前申請)。僅在
2022年上半年,與元宇宙開發有關的職位空缺數量就同比增長了16.6%。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教授孔少華日前發表文章《
“元宇宙”發展邏輯及其對數字文化消費的影響研究》,詳盡論述了元宇宙的本質以及該產業在中國發展如此強勁的原因。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今天的元宇宙不應被視為一種全新的和革命性的事物。在他看來,這是虛擬世界和數字化的合理髮展結果。孔少華說:
“社會對元宇宙越是熱追我們越是需要冷靜思考。儘管‘元宇宙’被熱追,但事實上這並非一個全新的事物,而是一項新事物的一個發展階段。也就是說,‘元宇宙’技術是‘虛擬世界’技術綜合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元宇宙發展經歷了賽博空間階段、虛擬世界階段以及正在發展的元宇宙階段,是網絡空間、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一系列技術綜合發展的結果。”
孔少華教授相信,在未來,
元宇宙就像第一批計算機一樣,有一天會成為我們進入數字世界的自然嚮導。他解釋稱:
“在元宇宙發展階段,虛擬空間的生產技術發生了階段性的巨大變化,使得虛擬空間的生產效率更高,成像技術所展現的結果與現實世界更接近。元宇宙代表著信息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所以才被教育界所重視,就如同當年大家把計算機作為基本技能教育引入課堂,為了隨著元宇宙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成為我們進行網絡交互的基本技能,所以對於現在各地發展元宇宙我總體持肯定的態度。”
中國最大的元宇宙項目之一是百度早在2020年就開始研發的“希壤”。該平台計劃於2027年推出。這個元宇宙本身被設計成一個擁有眾多建築物的虛擬中國城市。通過這一平台,用戶可以參加會議、觀看展覽,接受教育和玩遊戲。一些真實的歷史遺跡,如少林寺,也被帶入虛擬世界。
發展這一產業的動力來自於國家對推進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的呼籲。今年1月,中國工信部承諾發展一系列以元宇宙和區塊鏈為支點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為響應這一號召,中國一些城市政府決定開發自己的元宇宙。截至2022年8月,
7省17市的地方政府發佈了建設元宇宙的計劃。浙江、山東、江西、河南、貴州、安徽和黑龍江都在打造自己的首批元宇宙城市。而這些項目的平均造價為
200萬至2億元。
河南力爭到2025年打造價值300億元的全國元宇宙產業發展高地,培育10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元宇宙骨幹企業。
而上海為了保持其中國最先進城市的地位,也在開發自己的元宇宙,預計到2025年其資本規模將達到3500億元。中國十大IT巨頭正在為該市開發虛擬平台。9月2日,第九屆中國產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在上海寶山區舉行,會上宣佈,到2025年,服務於寶山區元宇宙的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今天,除各省市地方政府外,一些大學也在打造自己的元宇宙。整個中國有幾十個這樣的項目。如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都有自己的元宇宙課堂或基於元宇宙的研究平台。
例如,清華大學為學生開設了一整套選修課,在元宇宙平台上的虛擬現實環境中進行授課。課堂可在火星上、海底或史前世界進行,讓學生在視覺上沈浸在課程主題所需的環境中。技術使我們有可能把生活在幾百年前的歷史人物請進課堂。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是如何與學生交流互動的。
然而,在參加選修課的受訪學生中,只有28%的人對這項技術的目前表現表示滿意。而這反映了當今“元宇宙熱潮”的主要問題之一。
孔少華教授解釋說,儘管研究很重要,但今天的元宇宙在技術上還沒有發展成熟,尚未達到融入人們生活的程度,無法大規模使用。今天,元宇宙產業的繁榮源於跟風炒作以及企業和政府想要跟上全球時尚潮流的願望。這種對產業的熱情和資本投資有其自身的風險。他說:
“元宇宙發展需要冷思考,我們現在太多的政府行為,過度的被資本和輿論所左右,往往會帶來巨大的財政浪費。元宇宙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資本炒作和媒體熱追的結果,離現實應用還是差距太多,尤其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每一項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生產力的高度提升。但是從元宇宙目前發展來看,主要是對虛擬經濟的支持,但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閉環還沒有形成。我們所熟知的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也是經歷了熱追、冷思考、再發展的過程。所以從元宇宙技術發展的趨勢,我本人判斷這項技術現階段除了遊戲等消費性文化生產領域外,離大規模應用並提高生產力的發展目標還很遠。元宇宙是一項值得探索和支持的技術,但是現階段如果過度地去強化、炒作,必然帶來很大的風險,尤其是政府在支持行為上,不能一味跟風。我認為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多的學習,一方面向市場學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瞭解市場的弱點,避免跟風,才能保證該技術健康有序的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走向一個良好的結果。”
儘管如此,中國的元宇宙市場仍在
繼續增長。國外專家也對其規模前景進行了評估。例如,今年9月,跨國銀行摩根大通的分析師預測,僅通過將貿易和服務轉移到元宇宙,中國的元宇宙市場規模就可達到4萬億美元。同時,他們還預言中國將有可能實現“任何事物”的數字化。
摩根大通指出,預計騰訊、網易、嗶哩嗶哩、電子商務平台運營商Sea、魁匠團(Krafton)和萬代南夢宮(Bandai Namco)將在近期成為中國元宇宙市場的關鍵參與者,而中國元宇宙的發展將在短期內對技術、媒體和電信產生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