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海表示,全球油價上漲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強,因此中國的亞洲區域貿易夥伴和石油出口國將從中國的復蘇中受益最大,而中國的加速增長將惠及全球所有經濟體,這家投資銀行預測。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每桶至少上漲 15 美元,如果取消對出國游的所有限制,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可能上漲 20% 以上。中國經濟今年或將增長 5.2% 。中國和印度佔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半。而歐盟只能提供全球 GDP 增長的十分之一。然而,世界銀行對中國的增長前景持更為謹慎的看法,指出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首先,尚不清楚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新的疫情爆發。此外,消費需求的恢復可能比目前預期的要慢得多。最後一點,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也可能延緩中國經濟的復蘇。出國游的全面正常化將為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帶來大幅增長。《The National News》最後指出,中國居民對出國游的需求呈一種長時間受壓抑後的爆發態勢,故對該地區的預測有望變成現實。
美國仍然是亞洲最強大的力量,中國位居第二。 這是澳大利亞ABC-News 援引專家分析組織 Lowy Institute 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之一。文章指出,從2018年以來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一直在穩步追趕美國,但受2019年新冠疫情後果的負面影響,中國實力的增速有所放緩。 2022年底日本在亞洲的影響力排名第三,印度排名第四,俄羅斯排名第五。在某些方面,例如外交威望水平,中國甚至略高於美國,因為北京更積極地與該地區國家建立政治聯繫。 此外,中國仍然是大多數亞洲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 中國實施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政策時,經濟影響力普遍有所減弱。邊境關閉、跨境貿易和人文領域交流的減少對中國在該地區的整體經濟影響力產生了負面影響。與中國相比,美國在該地區擁有絕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軍事實力以及文化影響力方面。洛伊研究所預測,力量平衡在未來幾年不會改變。美國和中國將參加最後的決賽,而日本和印度將在亞洲最強大的力量中爭奪“銅牌位置”,ABC-News 認為。
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公司正通過歐洲市場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在歐洲特別成功的是專門生產綠色轉型所需產品和組件的中國公司。 例如,電動汽車產品供應商去年從歐洲投資者那裡籌集了數十億美元。之所以對這些公司有著如此濃的興趣,是因為歐盟嚴格的環境政策。彭博社的文章指出,到 2035 年所有在歐盟銷售的新車都必須實現零排放。到本十年末新車溫室氣體排放總體水平應降低55%。到2030年歐洲電動汽車普及率有望達到64%。 如果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歐洲將無法實現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標。 製造商正試圖提高產量並增加資本支出,以實現他們自己的電動汽車目標。然而,他們面臨著高昂的成本:能源價格和原材料成本上漲。他們需要電池、熱閥、電機和構成電動汽車的所有其他部件。中國企業正是利用這種不斷增長的工業需求來拓展海外業務。對中國企業來說,進入歐洲市場也是擴大增長前景的機會。儘管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但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其增長率將變得更趨緩和——大約 30%。此外,預計中國電動汽車的新買家將是小城鎮居民。這些消費者的目標是物美價廉的產品,但這些產品的利潤率很低。因此中國企業同時希望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彭博社指出。
英國技術門戶網站 Tech Crunch 寫道,印度打算拒絕 200 多家提供小額信貸或博彩服務的公司的申請。印度當局懷疑這些應用對用戶數據安全方面構成一定威脅。這些應用大多來自中國公司。拒絕這些申請的建議來自印度內政部。報道稱,這些應用程序包含可能誤導客戶的信息。例如m人們可能會在不瞭解小額信貸條款的情況下背負巨額債務。印度中央銀行去年針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出台了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根據新規定,企業不得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提高授信額度。此外向客戶提供的信息應明確地說明使用特定貸款產品收取的年利息。數字金融應用程序必須徵得客戶本身同意才能使用其個人數據。而且不能手機其他用戶數據。近年來印度屏蔽了 300 多個與中國有關的應用程序。包括騰訊和 Tiktok 的 Xriver ,Tech Crunch最後指出。
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