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機二戰後首次降落菲律賓——其動作的象徵性與規律性

日本和菲律賓間軍事合作的發展進行於既定趨勢的框架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認為,日本戰機象徵性地重返菲律賓機場,這表明是日本軍事學說發生了變化,而非菲律賓立場生變。
Sputnik
作為兩國軍事交流的一部分,日本兩架F-15、一架加油機和一架運輸機降落在克拉克空軍基地,60名航空自衛隊軍人與菲律賓同行進行了接觸。日方稱此次行動是雙邊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而菲律賓人稱日本人是自己的盟友,並承諾將“繼續並肩努力”。
由於這些 F-15 是自二戰以來首次降落在菲律賓的日本軍用飛機,因此此次飛行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1942年美屬菲律賓還被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佔領。 日本的佔領使菲律賓人失去了一百多萬人的生命並遭受了巨大經濟損失。直到 1945 年,既獨立前一年,菲律賓才被美軍從日本手中奪回,不相信日本投降的日本皇軍軍官小野田寬郎繼續在菲律賓打游擊戰爭,直到 1974 年。所有這一切在理論上本應使菲律賓有理由對與日本的合作持極度懷疑態度。然而,在 2011 年和 2013 年進行的 BBC環球廣播部(World Service и Pew Research Center)和皮尤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約80%的菲律賓人對日本抱有好感。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研究系主任德米特里·斯特列利佐夫認為,80 年前的事件對目前兩國關係的發展已經影響不大。
德米特里·斯特列里佐夫說:“就二戰的遺留問題而言,菲律賓對日本沒有甚麼大的要求。 現在這已經成為過去。 戰後幾代人發生了變化,我認為日本人的記憶不會以某種方式影響整個地區(編輯:東南亞)國家的政治意識。 現在,務實的考量開始暴露出來。”
顯然自小馬科斯就任總統以來,菲律賓採取了加強與美國及其夥伴的軍事合作的路線。在美國副總統哈里斯 11 月訪問菲律賓期間,美國同菲律賓就在菲建 5 個新的美國軍事基地達成一致,從而消除了杜特爾特擔任總統期間兩國關係的冷淡,並加強了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德米特里·斯特列利佐夫表示,菲律賓與日本的軍事合作近年來一直在穩步發展。
他說:“這是一個早就存在的趨勢。 多年來日本自安倍首相以來一直奉行這條路線,既把對中國有共同訴求的國家團結在一起。 已經採取了在安全領域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建立聯盟的路線。 總路線是遏制中國。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支持該地區國家。包括提供武器、海岸警衛隊和人員培訓的計劃。 日本極力支持這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因此這個動作並沒有甚麼特別之處。”
日本擬將未來5年防衛費增至43萬億日元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認為,日本的這一做法總體上也反映了其對國防政策、軍事學說方面的變化以及增加軍費的趨勢。
笪志剛專家說:“日本戰後一直受制於‘和平憲法’的約束,防衛戰略定位一直是‘專守防衛’。2015年時任首相安倍開始強勢推進部分解禁集體自衛權,現在日本政界圍繞著增加防務費用和提升軍備力量不斷做出新的嘗試,包括將在本月底完成的國家安保三文件中寫入‘擁有反擊能力’,去年與澳大利亞簽署堪稱准軍事協議的《互惠准入協議》,以及一些議員散布在美國等盟國請求下日本可以介入朝鮮半島等其他區域的軍事活動等。
而菲律賓也在試圖平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為其在南海的領土糾紛尋求支持,並通過與其他國家建立軍事合作來謀求自身的國家利益。笪志剛專家說:
菲律賓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戰後具有傳統,雖然菲律賓政界的態度因為領導人更換經常出現一些微妙變化,但是選擇與美國合作,包括利用美國為自己在大國和多邊博弈中贏得利益最大化,是菲律賓在摸索的一個務實策略,包括幾年前菲律賓就已經與日本展開了二手軍備合作和海上巡航等合作。所以菲律賓在鞏固與美國合作的同時,擴大與日本的准安保合作,與其說是反華,不如說是利用日本為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周邊海洋權益博弈獲取籌碼。
美澳尋求加強與日本軍事合作,或給地緣政治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