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見,美國等一些國家此次將會以“基於規則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正在面臨挑戰”為旗號,打著所謂共同幫助南太島國應對‘氣候危機、全球衛生、災害救援、海事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網絡空間合作、教育EDGE和清潔能源’等光鮮亮麗的幌子,信誓旦旦宣稱要去彌補所謂‘解決太平洋地區基礎設施赤字、信息和通信技術短板、海上安全能力不足’的問題,共同建設一個美國牽頭的這個‘小圈子’所期望的‘自由、開放、繁榮’的印太地區。
然而再光鮮的外衣也遮不住狐狸的尾巴。6月25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日本五國宣佈建立‘藍色太平洋夥伴’倡議。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繼‘美日印澳’四國機制(Quad)、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之後,美國最新推出的又一個小團伙。目的就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阻擾中國與南太島國的正常合作,排斥中國在南太地區的存在。6月23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在‘藍色太平洋夥伴’(PBP)成立前夕曾口無遮攔地表示,美國就是要“在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抗衡中國。”
“‘藍太平洋夥伴’倡議本身,以及聯合國大會期間的會議,在很多方面都是矛盾的。 PBP 會議僅涉及五個國家代表的磋商。這意味著這五個國家企圖在一個狹窄的圈子內決定大洋洲的未來。當然這對於有 14 個國家和幾個自治領地的大洋洲來說,看上去非常荒謬和矛盾。他們當然應該參與這個過程,但華盛頓和堪培拉決定背著位於那裡的國家討論該地區的問題,明確表示他們是那裡的領導者和命運的仲裁者,無需與其磋商,也無需邀請這些小國代表參加。
與‘藍太平洋夥伴’不同,中國與該地區國家密切協調合作和援助計劃,王毅外長近期出訪南太平洋和東帝汶就體現了這一點。然而,王毅此次行程受到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指責,因為他們想將中國趕出該地區。但他們無視太平洋國家通過深化與中國的合作來實現外交關係多樣化的願望。”
“眾所周知,南太島國本來就有自發成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目的是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美國等國倡導成立PBP,則是試圖向南太島國強加親疏有別的合作夥伴等級制度,破壞以‘廣交友,不樹敵’原則建立的既有地區架構,干涉南太島國與大國打交道的現有機制。
南太國家從來不是哪個大國及某些國家的‘後院’和附庸,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們有權根據自身情況做出自己判斷,不希望任何國家幫助他們時附加政治條件。可是,偏偏美國就把南太視為自己的‘後院’,大搞‘門羅主義’,以殖民者心態,在看到南太島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發展時就心裡不舒服,零和博弈、冷戰思維心態作怪。
中國支持的是國際關係民主化、多邊主義和聯合國核心地位,反對的是單邊霸凌、殖民心態和對中小國家頤指氣使。在太平洋島國,中國始終是和平穩定的維護者、發展繁榮的促進者。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和友誼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大勢,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
“這不太可能得到島國的積極回應。他們的利益與美國、澳大利亞和藍太平洋集團其他成員的計劃存在分歧,包括在安全問題方面。在大洋洲,安全主要被理解為國家管理、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的安全,主要威脅不是來自中國的威脅,而是自然災害。相反,美國是為了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將該地區軍事化,為此建立了AUKUS聯盟。而美國人理解的安全,是為了確保他們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地位,是確保他們的盟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安全。中國為這些島國推出了另一種政策,進而使他們能夠通過更多地參與更廣泛的亞太地區事務來加強自身安全。這恰好符合太平洋國家的雄心和需求,因為他們在開展經貿合作時才感到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