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貝施表示,儘管參加“哥本哈根-烏克蘭-2022”會議的國家在8月商定撥款15億歐元用於為基輔採購武器,但與之前的承諾相比,這一數字“微不足道”。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歐盟暫停對烏援助與北約將重心轉向亞太無關。楊勉認為,歐洲已經厭倦了通脹高企、能源嚴重短缺以及公眾不滿反俄政策後果。專家解釋稱:
“俄烏衝突後,歐盟緊隨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軍火及其它援助,但是提供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方面原本美國答應填補空缺的裝備沒有及時到位,使得歐洲國家認為自己出現‘安全空虛’。另一方面歐盟和北約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有很大需求,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導致他們面臨著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再加上經濟高通脹、物價上漲壓力以及國內民眾情緒等因素,都會對政府決策產生影響。而且長時間的戰事也讓歐洲感到疲勞,對烏克蘭的援助逐漸力不從心,也不太情願。比如匈牙利和奧地利就公開表示反對歐盟禁運俄羅斯天然氣,原因是會影響本國經濟。”
西方逐漸不再相信烏克蘭。6月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播出了一條消息,稱白宮開始對烏克蘭收復在特別行動期間失去的領土“喪失信心”。據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稱,一些西方國家在等待基輔淪陷,希望屆時“問題會自行消失”。
克宮也十分瞭解北約的厚顏無恥。在第十屆國際安全會議上,普京在向與會者和外國代表發表講話時說,西方已經為烏克蘭人民準備了炮灰的命運。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也強調,北約很清楚俄羅斯將實現特別軍事行動宣稱的目標,但“北約所做的努力旨在延長基輔政權的苟延殘喘”。
俄羅斯外交官、東方學家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認為,北約已經耗盡了自身資源。而俄軍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聯軍的成功無法“激發北約繼續向基輔政權注資的熱情”。扎哈羅夫說:
“我認為歐盟對烏援助放緩的主要原因是俄軍在逐步穩定地推進和完成既定任務。第二是經濟和金融因素。畢竟向基輔提供援助的國家不得不增加預算,一方面為了向基輔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為了填補財政窟窿。日益迫近的經濟危機和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限制會給經濟帶來可怕後果。”
儘管歐洲的支持逐漸減弱,但西方國家仍在繼續向烏克蘭供武。華盛頓不久前宣佈了約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這批物資包括炮彈、一千套“標槍”反坦克系統,以及裝甲醫療車、炸藥和藥品。
莫斯科一再表示,對烏供武只會延長衝突,而運武工具正在成為俄羅斯空天軍的合法打擊目標。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強調,北約向基輔供應武器意味著“非人道使用武器、頓巴斯和解放區平民死亡的責任在於西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