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恢復未能建成的鐵路項目感興趣。作為回應,班乃島鐵路公司首席運營官凱撒·卡別蘭(Cesar Capellan)邀請中鐵集團代表到伊羅伊羅、班乃島同名中心簽署相互理解備忘錄。據《菲律賓每日問訊報》報道,8月份的時候,已有期待中國代表團的到來。也就是說,在中國公司與菲律賓潛在夥伴通信後不到一個月。
合作夥伴之間相互非常瞭解。2017年2月,他們簽署過相互理解備忘錄,但其有效期已於2019年結束。當時,鐵路經過的人口稠密區疏散問題造成阻礙。其結果是,項目造價高漲,因此當地政府決定轉向關注其它社會項目。
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韓國的投資商也對項目重啓感興趣。他們和中國投資商一樣,在等待新加坡新政府組閣,然後討論合作細節。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中心專家達利亞·帕納琳娜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小馬科斯總統政府也明確表示,願意與投資商對話,但要從“零開始”。
她說:“新政府‘叫停’與中國合作的三個鐵路項目。政府發生更迭,小馬科斯身邊人明確表示,將由他們做出決定,此項政策應如何發展。”
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紅亮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菲律賓新政府對投資政策表現出繼承性。他說:
“小馬科斯上台後基本延續了杜特爾特時期‘大建特建’的計劃,但是對於相關一些項目也有重新審核或調整的想法。實際上,杜特爾特執政六年期間,中菲合作項目落地不少,也取得了一系列可見的成果。不過,對於沒有落地的項目而言,原因可能雙方都有,比如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沒有得到充分預估和論證,或者菲律賓國內面臨一些反對壓力等。”
專家葛紅亮認為,成功的基礎是,從項目落實中吸取教訓並表現出耐心。
他說:“在合作的過程中,無論是投資方還是承建方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項目無法很好地落地,比如中國參建印尼高鐵遇到過徵地和技術人員簽證問題。而類似項目重啓或調整的案例在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發生,比如中企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就經歷了暫停、取消、恢復談判和重啓。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正在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從‘大寫意’升為‘工筆畫’,即不再追求大規模的大型項目,而是關注項目落地如何能夠更加符合雙方的需求和利益。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合作項目不可避免會出現好事多磨的情況。對此,我認為一方面要吸取過去的一些經驗教訓,另一方面也應耐心去處理。”
中國與老撾、泰國鋪設經濟走廊,將這些國家連接起來的快鐵是其中的一部分。7月份談判時已達成共識:盡快結束從老撾-泰國邊境到曼谷的區段建設。此項共識,使中國-老撾-泰國經過馬來西亞進入新加坡鐵路線延伸的前景變得清晰起來。此外,從緬甸和越南還可能連接兩條分線。
上個月末,中國與印尼在北京談判時確認,對盡快完成在印尼的聯合鐵路項目感興趣。看來,中國將把在菲律賓的“鐵路外交”看成是小馬科斯執政期間發展雙邊關係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