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推廣本國的互聯網治理理念又邁出了一步。中國早在 2014年在烏鎮舉行的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提出了主權互聯網的概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時就表示,互聯網主權是國家主權的直接延續。根據主權互聯網的概念,每個國家都應該完全控制互聯網的國家部分。此外,國家應該擁有保護本國互聯網部分免受外部攻擊的可能性。根據中國全球網絡的治理理念,所有國家都應該擁有平等使用互聯網資源的權利。最後,其它國家不應控制互聯網國家部分的關鍵基礎設施,特別是DNS根服務器。
這一概念立即得到了俄羅斯的支持。兩年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聯合聲明,聲明兩國在確保國際信息安全和互聯網治理問題上的戰略立場相吻合。他們宣佈不允許干涉其它國家的內政,其中包括網絡空間。這些想法在西方國家和自由世界社會中引起了強烈的負面反應。有人指出,互聯網是作為一個獨立且不受控制的信息環境而創建的,確保免費訪問世界各地的信息。俄羅斯和中國把國家主權原則擴展到網絡空間的訴求被理解和解讀成審查制度,是在限制人們獲取信息的願望。
但是,當西方談到維護自由互聯網的原則時,對一個重要細節保持沈默,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如此表示。劉德良說,美國式的互聯網自由是強者的自由。
“當前國際社會關係遵循叢林法則,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世界強調所謂網絡自由,實際上是強者的自由。眾所周知,美國在國際互聯網資源方面佔有絕對支配地位。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網絡自由受到監管,也不支持‘網絡主權’理念。此前斯諾登事件披露出美國正在監聽世界主要的國家,即使自己的盟友也不例外。
當前中國提出的互聯網治理理念,與我國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密切相關。中國文化講究‘和而不同’和‘兼容並蓄’。中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網絡主權’概念,即網絡主權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對美國所謂網絡自由無國界的一種限制。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希望與美國價值觀一致的西方世界為所欲為,而中國提出的治理思路符合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觀點,也與現行的國際法基本准則和《聯合國憲章》精神一致,強調各國主權獨立、平等、自由,故而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和支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致賀信,信中說新組織應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它將促進國際經驗、技術交流,促進網絡空間合作。中國和許多其它國家在加強網絡空間主權方面已經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劉德良說,美國和中國推廣的模式沒有可對比性。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網絡世界的叢林法則日趨彰顯,所謂的網絡自由實際上是強者對弱者的自由。另外,當前國際政治格局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形成利益集團。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陣營中,只有韓國參加了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也與國際政治格局實相一致,說明政治格局延伸到了網絡空間。而且中國倡導的網絡治理理念,是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網絡空間理念的挑戰,二者不相兼容。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中國提出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得到了多數國家的贊同。但是全球共享同一個互聯網空間目前來看難以實現,只能說是我們未來的長期目標。不過我認為,第三世界國家若能夠團結一起,建立和諧的網絡空間格局,至少是對以美國為首西方強權的一種牽制和抗衡。”
當然,美國將進一步捍衛自己的立場,並為此吸引盟友。今年4月,在美國的倡議下,56個國家簽署了所謂的《互聯網未來發展宣言》。這些國家承擔致力於民主價值觀並在這些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互聯網發展規則的義務。從另一方面來說,遠非所有美國盟友都駁斥中國提出的主權互聯網的概念。例如,幾年前在聯合國大會上,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支持俄羅斯關於國家在網絡空間負責任行為的決議。俄羅斯的決議規定把國家主權擴展到互聯網的國家部分。因此,互聯網的未來架構可能是多邊的,各國將把西方和東方的立場結合起來管理網絡空間。